心靈的天堂
趙山學
母親河的臂彎里,你像個可愛的小熊貓(河南地圖形狀)靜養(yǎng)或玩耍著。你是我童年的樂土,是我長大后永遠的眷念。
—— 題記
在曾經遇到“河南騙子”這樣的中傷言論里,我不想自己輕易被傷害,只是淡定一笑,然后走自己應走的路,不多說爭辯的話,我同樣不想單純地據理力爭。明禮的國人已經看到,在2008年喜迎奧運的新世紀之中國,仍然被淹沒在世界的“唾沫星子”里時,我不知道那些對河南人看法不高的人此時此刻會作何想。其實我感到,這完全是一個基于同樣道理的意識現象。
一直以來,我交友包括網友,不求多,更不以地域選擇,惟求實,惟求真。我深知,真誠的心靈,厚道的秉性,才能久久地傳承和歌唱著信任、深情、愉悅和感動。
曾經不止一個人問我相似的問題:常聽說關于河南人一些不好的傳言,你怎么看?每當遇到這樣的問題,我很簡單地回答:“我就是河南人!”其實我并不想正面回答這樣的問題,因為這并不能用一兩句話說得清,表得明,但我只想說,我內心深處,有著深深的中原情結,我對河南的愛,比山高,比海深,不為別的什么,只為在這片古老而厚重的土地上我落地生根,并于苦難中快樂成長起來。我愛河南,母親河兩岸,就是我心靈的天堂。
我的先人曾經奮斗在齊魯大地,也曾經奮斗在西周秦地,因為馴馬有術,御車有方,建功西周,被封于古晉地的趙城,從此,趙姓人就有了世認的家門。后來得知,我的先祖在明朝永樂七年從山西遷至大名府轄的長垣縣海喬里小井村,后來這個地方歸屬河南,再后來又成為今天山東省的行政轄區(qū),且至今,我與魯西南這片神奇土地還有著絲絲屢屢的親情聯系。我知道在150多年前,我的高祖父輾轉到廣袤坦蕩的豫東大平原,后來我才得以在某個凌晨呱呱墜地在中原厚土。后因從戎和工作之需,我又遠離故鄉(xiāng),鎮(zhèn)守祖國西北,在關中大地落腳就是20余年。如今,又輾轉陜北黃土高原賡續(xù)事業(yè)。20余年青春韶華,使我對第二故鄉(xiāng)產生無比熱愛之情。
世事滄桑變換。往往就是這樣,或許誰也說不清自己真正能算是哪里的人,在相對定居的背后,曾經有多少人又奔走西東。而河南,留下了我童年的腳印,我的歡笑和哭鬧,都在那樣一個苦難的年代定格,定格在記憶的深處。我不是純粹戀舊之人,但有些記憶根本無法讓人忘懷,我對曾經苦難的河南一往情深,我對給予我快樂的家鄉(xiāng)一往情深,我對生育培養(yǎng)我的父母一往情深!無論身處何時何地,我都相信自己是地地道道的河南人,盡管現在我并不具有河南戶籍。我也不是簡單喜新之人,但有些美好令我心生向往,我對真善美的追求一刻不止,無論走向何年何方,我都懂得,一個不知感恩的忘本之人必將會迷失自我,甚至丟掉人格尊嚴。我在與時俱進中越發(fā)感念自己的不足,激勵自己不停邁步。我總是默默地給自己鼓氣,一步一個腳印地奮勇前行。
由此,我覺得我是哪里人并無妨,誰是哪里人都無妨,關鍵是這個人是一個什么樣的人,懷揣怎樣的一顆心,具有什么樣的理想和志向,適合不適合與自己做朋友。有人說,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我并不十分贊成這樣的觀點,但它卻也折射出某種道理。而我們的地域歧視觀念又是怎么出爐的呢,從根本上說,那不是一種道義,純粹是一些無意義的取鬧罷了,根本無益團結無益友誼無益合作無益和諧,在這里,我并不愿說出更打擊人的話來。一些人總是習慣于“妖魔化”河南或者其他地方人,總不曾想,在中國人被別國“妖魔化”時,自己內心會作何感想?至此,我想問,為何“中國人”就那樣真實地像“河南人”一樣,成為世人的“眾矢之的”?我有點百思不得其解!我還要說,其實大家都是生活在同一個社會氛圍里,地域上根本沒有太多的兩樣,時代發(fā)展到今天,雖有貧富分化和文明素質的差異,但不至于擁有泱泱一億多人口的河南這樣一個省份,能被幾句胡言怪語可以抹殺其精神實質和所創(chuàng)造的歷史價值與人文價值!
我并不主張為河南多作辯解,辯解其實是浪費時間,但只希望大家多一份理解與包容,認真負責地樹起自身的良好形象。要不,你從哪個省找不到違法犯罪的人來?從哪個地方找不出形形色色的不良行為和事端來?況一個泱泱億人大省乎!我們不能習慣于用美光鏡看自己,而戴上有色鏡看別人。其實自己主動拿出一顆善意之心,多付出一份愛意,世界才會更加精彩,詆毀別人只能說明自己無知,反而被別人看不起。河南這樣一個用地球約1/1000的土地養(yǎng)育地球上1/65人口的平凡而光榮之地,本身創(chuàng)造的就是一個偉大的世界奇跡。我們應該用辯證的思維和深邃的目光看問題,把自己定位在與河南人處在一個同樣平等、民主和自由的地平線上,只有這樣,才不會丟失真實的身份,說出不符合自身文明素養(yǎng)的話語來!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的朋友,不管你是哪里人,請彼此尊重,哪怕你受過傷害,也請不要作“平行”式的推斷,或者以偏概全。看一個人,不應該只看到他的缺點,不看他的優(yōu)點,看一個省的人就更不用說了。我想,一個人的生命旅程中,不只是在河南上過當,或許也受過河南人的恩,河南人也一樣在外地受到過傷害。但愿這個世界上少一些感傷,多一份和諧與感恩。
作者簡介:趙山學,男,河南蘭考人。現任陜西省綏德縣人武部政委,上校軍銜。曾先后加入陜西省作家協會、中國楹聯學會。
老家旅游
視頻河南
今日河南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