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子里吃早飯往往都會形成一個固定的地方,那里肯定要寬敞,容得下許多人,還要曬得到太陽,還得離各家各戶都近些。于是,村子南頭姨夫家大門口,便成了大家吃飯曬懶兒的亮?xí)车貎骸C棵吭缟希蠹叶紩@里聚,端著各自的大白碗。
鄉(xiāng)村記憶 | 吃飯文 | 李豫廣
很懷念十年前吃飯的感覺,那時候我還在農(nóng)村,吃起飯來無論好壞,白菜蘿卜土豆絲兒吃著都香,到如今哪怕是頓頓有肉,吃起來時常覺得有些惡心,總是吃不香,也吃不好。
十年前我也就十一二歲。那時候飯點到了,鍋屋里母親做好飯后不見我在家,于是站在大門口喊一聲,“小強,回來吃飯。野哪去了?”村子不大,再加上我家處地兒高些,在哪都能夠聽見,不管我那個時候待著哪里玩,聽見立馬回一聲“哦,聽到咯。”
于是甩下手里的東西,“面包”、“啤酒蓋兒”、“玻璃豆兒”、或是“棱子”,和村里小伙伴說一聲,吃了飯再來。鄰居家叔叔嬸嬸留我在他們家吃飯,一邊跑一邊說“不了叔,我屋里飯好了。”一陣風(fēng)奔回家去。
忘了洗手,進了鍋屋母親說:“野哪去了?飯都不知道回來吃?洗手。”
“就在南頭玩。”慌慌張張壓兩捧水洗洗。
端起白瓷碗兒,拿起竹竿筷兒,盛一碗地鍋飯,泡上一勺米湯水兒,然后夾點菜,往門口老槐樹下一蹲便吃起來。
有時候吃飯,卻是串著門吃。母親早上起得很早,等我們起來,她已經(jīng)把飯做好了。有時甚至等飯都快涼了我和父親還沒從床上起來。早飯,是一天中吃得最舒服的。因為吃早飯可以串門,串門就可以說笑話,還可以吃吃別家的飯菜。
而母親不好串門,因此常用這句話說我和父親,“吃個飯也老實不住。”其實村子里就是這樣,早上各家各戶飯點兒都差不多,一日之計在于晨,大家都喜歡出來透透氣,這時候太陽也出來了,天不熱還湊個涼爽,要是冬天就湊個暖和。
村子里吃早飯往往都會形成一個固定的地方,那里肯定要寬敞,容得下許多人,還要曬得到太陽,還得離各家各戶都近些。于是,村子南頭姨夫家大門口,便成了大家吃飯曬懶兒的亮?xí)车貎骸C棵吭缟希蠹叶紩@里聚,端著各自的大白碗。
“伙計,今個兒吃得是啥呀?端出來咱也嘗嘗。”村子里沒什么“早上好,早安”之類的話,沒這個必要,也更沒這個傳統(tǒng),大家相互問候都從“吃啥”開始。
父親每次帶我出來都會問好那些個肩擔(dān)背扛過活了幾十年的老少爺們和娘們兒。村子里嬸子們往往調(diào)侃我太瘦了,問我“你爸是不是把好東西吃光了不讓你吃呀!一年到頭這么瘦!”可讓我怎么回答?我只能說,“沒有沒有”,父親端著碗,伸著讓大家看,一旁說:“好的都讓他吃了,還怎么不舍得讓他吃。”于是他們就開始笑。
往往我看到那家叔叔嬸嬸碗里有好吃的,都會跑過去說“叔,給我叨點菜嘗嘗。”叔叔就把他碗里的菜撥給我吃點。姨夫家的表奶也會端出她家的早飯,讓我們都嘗嘗,大家說說笑笑,談?wù)劷裉煲傻霓r(nóng)活,昨天又在地里碰到什么蛇等等。飯罷,各自端碗回家,開始一天的農(nóng)活兒,一早上也就這樣悠然得過去了。
而想想如今,都不知道吃飯吃得是個什么鬼。無論到哪里吃飯,總覺得憋得慌。
只是偶爾早上,趁著朝陽,獨自一人去食堂,一碗混沌,亦或是一碗胡辣湯,簡簡單單滿足自己餓了一夜的肚子,還覺得舒服些。
老家旅游
視頻河南
今日河南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