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河南春節晚會又有新變化——以沉浸式觀演空間,打造“社交氛圍感春晚”。在這一思路下,對傳統文化的創意表達更為互動、靈動。
一只耐斯兔穿越宇宙,在導播間調試切換,一鍵為2023河南春晚的節目“換裝”,科技范兒十足。
1月19日,河南衛視《卯足勁頭弄春潮——2023 河南春節晚會》播出,節目在河南春晚兔年吉祥物耐斯兔的帶領下拉開帷幕,引觀眾“落座”春晚現場,開啟兩個小時的文化“年夜飯”。
自2021年河南春晚《唐宮夜宴》一舞驚艷“破圈”后,河南衛視連續推出節日、節氣“文化爆款”。今年的河南春晚再次創新,在創意迭出的基礎上重新回歸演播室,主持人、嘉賓和現場觀眾共聚一堂,增添其樂融融的春節氛圍。
以傳統文化為內核,用科技賦能視效,依舊是晚會的創作亮點。
總導演陳雷介紹,2023河南春晚以華夏文化之根為契機,通過AR等影視科技的包裝,最終形成獨特的文化節目。
開場舞《天地新·萬物興》接續“中國節日”系列中“上元燈會”“洛神水賦”的經典場景和意象,以群舞展現盤古開天辟地的震撼,以科技展現神秘而幻化的天地星河,在電影級別的視效疊加特效化妝加持下,呈現唯美科幻的畫面。
《鳳舞九霄》創新采用“真人+虛擬人”雙人舞形式,舞蹈家楊舞和AI角色“瑞兒”共同演繹人類和鳳凰的故事,動畫虛擬技術制作的鳳凰舞裙讓人眼前一亮。
器樂舞蹈《祥瑞福遠》運用AI繪出傳說中的夢幻場景,國樂藝術家和知名舞者身著華服,在奇花異草中演奏、起舞,化身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吉祥花卉等,傳達對于美好生活的祝福和期盼。
演播室回歸營造更濃郁的合家歡氛圍,這是“社交氛圍感春晚”的創意落地。
2023河南春晚突出其樂融融的氛圍,主持人、演員與觀眾互動頻頻,笑聲不斷、喜慶熱鬧。
相聲演員岳云鵬回到河南老家,與賈乃亮一同擔任主持人,第一次站在觀眾席間說相聲,“歌曲接龍”引發全場跟唱。
大張偉用新歌《一個NICE》傳遞“一切都會晴朗”的信念,在歡快、喜氣的節奏中,觀眾們伴著音樂舞蹈搖擺,呈現演唱會般的觀感。
兒童舞蹈《年年有魚》活化“年畫娃娃”,孩子們在舞臺手捧錦鯉舞蹈;小婉管樂的小品《月宮好閨蜜》爆笑演繹嫦娥、玉兔、吳剛的經典傳說……
現場觀眾包餃子、品餃子、游戲聊天的場景與觀眾形成情感共振,在年味氛圍中傳遞團圓美好的意愿。陳雷介紹,這是河南衛視在“首創社交氛圍感春晚”方面的探索,“我們放棄了‘臺上臺下’的舞臺格局,以更大更開闊的視角創作一個新的‘平臺化’概念,全面走向和你(觀眾)在一起的‘春晚’最佳狀態。”
文化節目“上新”更為巧妙的方式,潤物無聲地將文化內涵“化”入編排中。
情景喜劇《一曲六百年》鋪開中國戲曲六百余年傳承發展的浩然長卷,從湯顯祖的《臨川四夢》開篇,引出中國戲曲的傳承。節目尾聲,京劇大師梅蘭芳和豫劇大師馬金鳳的師徒合影,揭開一段鮮為人知的戲曲緣分。情景演繹部分還以特效呈現古代宮妃、民國票友看戲的背影,與當下“在場”的觀眾形成對應。通過文化點染的方式,為觀眾帶來獨特的藝術感受。
情景相聲《新東京夢華錄》混搭相聲與舞蹈,呈現古今跨時空的對話。閻鶴祥、楊九郎穿越至宋代瓦舍“遇仙樓”,意外“點撥”了當時的舞蹈創作。這段音樂喜劇不僅展現北宋汴梁繁榮的市井文化,還把《東京夢華錄》中記載的“金翠耀目,羅綺飄香”變成了頗為洗腦的臺詞,也普及了古代的“參軍戲”。
舞蹈《雙生》中舞者一人分飾兩角,呈現水墨世界與電子霓虹的碰撞,編舞思路來自“萬物化生”的中國哲學;歌曲《夢之光年》帶領觀眾回顧中國的發明,唱出中國人的匠心與執著;一首《豫見》融入戲腔,展現河南的優美山色,也表達溫柔含蓄的勉勵之意。
透過2023年河南春晚,可見風格延續和創新。河南廣電團隊充分運用科技賦能文化表達,以新穎的節目形態展現對東方美學的思考和呈現,同時以舞臺的“消失”換以“平臺”概念,創新互動樣態,更貼近觀眾情感需求。
河南衛視不斷尋求創新的表達方式,將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包蘊其中,向世界傳遞中華文化的文化魅力。
老家旅游
視頻河南
今日河南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