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水鄉,魅力彭寨。”老寨墻、鐘樓、寨河、亭臺軒榭,夏邑彭寨村處處鄉愁處處美景。
“土樓不土,以文興村。”沒山、沒水、沒資源,睢縣土樓村卻憑借一筆一畫繪出鄉村振興新路子。土樓有鄉村雅居,有書案畫廊,有自己的《土樓之歌》,文旅融合富了這個偏遠的村莊。
走進“十里畫廊”,虞城稍崗以文化帶產業,美了村莊,富了村民。穿過悠悠竹海,“綠樹村邊合”的虞城郭土樓能夠給你慢生活。
新時代為“殷商之源·大美商丘”的厚重文化積淀賦予了新的含義,注入了新的發展活力。商丘充分利用傳統文化和旅游資源,把旅游作為傳播、傳承傳統文化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橋梁,打出文化與旅游融合發展的“組合拳”,以文旅融合高質量書寫“詩和遠方”新篇章。
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題中之義。搞好文旅融合,讓鄉村成為生態宜居的美麗家園,就需要做好城鄉融合文章,既要尊重自然規律,也要尊重經濟規律,還要尊重文化規律。注重農業文明和鄉村文化的保護和傳承,讓鄉愁有所寄托,讓美麗形神兼具。
魅力彭寨,形神兼具;“江北水鄉”,別樣美麗。已有400多年歷史的彭樓村,古名彭寨,歷史上名譽四面八方,文化底蘊厚重,現存有老寨墻遺址和寨河、彭家私塾遺址等。作為有“江北水鄉”之稱的彭寨,經過以文化提升為內核的整村修復打造,如今,墻體和石頭“會說話”:一幢幢徽派小院錯落有致,一面面墻都書寫獨特文化符號,每一個院落都精美雅致,每一處轉角都能遇到別樣風景。“晨鐘暮鼓”,一步一景,晚霞中的彭寨,沒有喧囂與煩擾,饋贈給你舒適與恬靜。
文旅融合,產業為要。彭寨村積極探索了“一村一品+特色產業”模式,穩步推進草莓采摘園項目建設。該基地輻射帶動周邊群眾發展草莓1500余畝,安排周邊群眾2000余人就業,直接增加年人均收入8000元,讓村民的腰包“鼓起來”。一位不愿露富的種植戶說,春節前后,來村里游玩的特別多,車都停三四里遠,人家草莓種得好的,春節前后那一段,就賺了七八萬元。
打造文化IP,讓文化資源“活”起來,一直是商丘在文化旅游方面發力的方向。當下旅游的發展方向已由傳統的觀光旅游轉向休閑體驗旅游,通過怎樣的方式和手段讓文化資源與旅游資源更好地融合起來是一個必須做好的功課。民權王公莊和睢縣土樓都進行了有益探索和實踐,已經讓業界看到了文化旅游資源“活”起來的成功經驗和巨大功效。
“中國畫虎第一村”民權縣北關鎮王公莊村,全村人有一半以上從事以畫虎為主的工筆畫創作,這里年產繪畫作品3萬多幅,暢銷海內外。這里既有專業畫廊,也有售畫門店,每一處庭院也幾乎都是各家的畫院。村里,孩子、姑娘、老人,都幾乎會以不同的方式創作自己的作品。畫虎村唯一女“虎王”王春麗,生意相當好,聽說一單生意就能賺好幾萬元。
土樓,是睢縣白廟鄉一個幾乎沒有任何優勢的小鄉村,幾年時間,把50多處閑置的農家院打造成“鄉愁民居”,變廢為寶,吸引省內外的藝術家打造成富有鄉愁氣息的藝術村落。村里上至七八十歲的老人,下到十來歲的孩子,都能提筆繪丹青。今年78歲的村民黃培云,4年前“白手起家”,從來沒有摸過畫筆的他學起了畫畫。“從前沒事了就打牌,現在沒事就畫畫,賣畫換錢,花著硬氣。”黃培云高興地說。
文旅融合,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需要始終堅持“美麗”接力,循序漸進久久為功。要在尊重農民意愿、尊重鄉村傳統文化、尊重鄉村特色風貌、保持鄉村建設肌理基礎上,試點先行,以點帶面建設兼具詩與遠方的田園風光。
多年來,郭土樓村探索實踐“股份+合作”的土地流轉模式,農戶以土地入股形式實施土地流轉,參與建設和經營,風險共擔、利益共享,把閑散土地統一整合,發展鄉村旅游產業。如今,打造有800多畝的豫東大竹海,發展有河南省繁殖量最大的鸚鵡繁育基地和百鳥園,建有中原特色的民宿,以傳統中醫為特色的康養產業聞名方圓百里。該村先后榮獲“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河南省鄉村旅游特色村”等稱號。
統籌推進全域旅游,是文旅融合戰略的發力點。夏邑縣龍港灣景區、民權縣王公莊文化旅游景區被評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這是商丘文廣旅系統在全省“能力作風建設年”啟動后“創星晉A”取得的新成效。虞城稍崗“十里畫廊”,三步一景,處處如畫,生態美景引人入勝;永城時莊村墨香飄遠、琴聲悠揚、清流激蕩、庭院清幽,醉人美景帶來游客云集……村里“賣文化”“賣生態”,老百姓搞餐飲、賣特產,文旅融合成了老百姓增收致富的“金鑰匙”。
為進一步開創文旅文創融合發展新局面、打造新亮點,商丘加快編制《商丘市建設文化強市攻堅實施方案》,梳理謀劃儲備了投資概算450億元的“十四五”時期規劃項目77個,全域旅游建設統籌布局步伐進一步加快。分別以黃河故道風情園和鳳棲湖智慧島特色文旅項目為內核的民權、睢縣全域旅游示范縣創建工作風生水起。
推進“文旅+教育”,發展傳統國學、民俗文化、革命歷史、自然生態等多主題研學旅游,打造一批研學旅行基(營)地,發展研學經濟,是疫情常態化下家門口的文旅融合新亮點。蝸牛小鎮科普設施齊備,游樂場景多元;狀元小鎮,植入歷史文化元素,通過場景設計,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夏邑縣龍港灣,田園體文化旅游項目內容多元,研學游一體化文化旅游示范區打造日新月異。與此同時,商丘市還重點圍繞殷商文化之源,培育一批殷商之源研學基地,打造一批黃河、大運河非遺研學基地。
文旅融合,詩和遠方牽手,鄉村生態更加出新出彩,農村經濟全面激活,村美、民富、后勁足,全市城鄉統籌共享文旅融合成果的格局正在形成。
老家旅游
視頻河南
今日河南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