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動力電池產業又迎來兩家大塊頭企業。
4月19日,新鄉市與正威國際在鄭州簽訂投資合作協議,正威國際擬在新鄉市投資建設正威新能源全球總部基地等項目。4月20日,安陽市與浙江克能科技在浙江省長興就新型動力鋰電池項目簽訂合作協議,在安陽市落戶超威新型動力鋰電池項目。
業內人士表示,兩大巨頭先后布局河南,看中的是河南電池產業基礎、交通區位優勢,也將帶動河南電池產業及新能源汽車產業快速發展。
兩大電池企業布局河南
4月19日下午,新鄉市與正威國際在鄭州簽訂投資合作協議,正威國際擬在新鄉市投資建設正威新能源全球總部基地、華中區域供應鏈總部、年產50萬噸無鈷超晶格新型正極材料產業園、年產50Gwh動力電池產業園、新能源聯合研究院等項目。
據了解,項目一期規劃用地大約3000畝,并規劃預留5~10平方公里后期項目用地。達產后年可實現銷售收入不低于200億元。
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了解到,此次合作,是正威國際繼去年與四川達州簽訂550億元的項目之后,又一次大手筆投資。
業內認為,正威國際作為世界500強企業,在金屬新材料、新能源及礦產資源開發等諸多領域有較強實力。項目的順利簽約落地,在助力正威國際搶灘中原市場、完善產業布局的同時,也將極大地促進新鄉乃至河南新能源電池產業的快速發展。
與正威國際投資前后腳,4月20日,安陽市與浙江克能科技在浙江省長興就新型動力鋰電池項目簽訂合作協議,確定由安陽戰新產業基金通過股權投資推動項目落地安陽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并得到超威集團戰略投資,項目分三期推進。
對于兩家知名動力電池企業落戶河南,河南省工信廳相關負責人表示,河南省在新能源汽車產業方面,有一定的產業積累與優勢,知名動力電池企業的落戶,對提升河南新能源電池產業技術實力,完善產業鏈將起到促進作用。
河南動力電池已成產業鏈
在河南省汽車行業協會秘書長劉曉明看來,河南是制造業大省,尤其在新能源汽車制造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
截至2019年底,河南具有資質的新能源汽車整車及改裝車生產企業23家。2019年,鄭州宇通集團重型貨車、三門峽速達乘用車、安陽德力輕型商用車、森源重工商用車等一批新能源汽車新建項目建成投產。上汽鄭州分公司、東風鄭州分公司、奇瑞開封分公司等新能源汽車新產品下線投產。此外,鄭州的新能源汽車重要生產基地地位得到加強,整車產量已占全省的83%以上。
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了解到,2019年,河南省新能源汽車整車生產6.93萬輛,同比增長18.69%,占全省汽車生產總量的9.09%,占比全國新能源汽車生產總量由3%提升至5.58%。其中,新能源乘用車生產企業由原來的2家增加到7家,全年新能源乘用車生產3.31萬輛,同比增長127.17%,占全省新能源汽車生產總量的47.73%。
“新能源乘用車產銷量的大幅增長,意味著作為整車重要零部件的動力電池需求量也將隨之上升。”劉曉明說。
根據河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的數據統計,2019年,河南省動力電池年度產銷超過6.7GWh(億瓦時),相當于2019年8月份全國動力電池產量。
產業鏈方面,河南已構建了從電池研發到正負極材料、電池零部件、電池專用設備制造以及電池檢測、回收等較為完整的循環產業鏈。涌現出了中航鋰電、環宇電池、天力鋰能、科隆新能源等一批較有影響力的電池生產企業。其中,新鄉市去年被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中國電池工業協會授予“中國電池工業之都”榮譽稱號。
做大做強仍需努力
盡管河南動力電池企業較多,但在業內人士看來,產業缺少龍頭企業帶動,產業整體規模小、競爭力不強,做大做強的任務還非常艱巨。
目前,河南新能源汽車產業主要集中在鄭州、洛陽、許昌、新鄉等地區,就動力電池而言,行業整體技術水平、市場份額與第一方陣企業相比,尚有一定差距。為了彌補差距,最近幾年,多地市相繼制定出臺了相關的推廣應用措施。2018年3月28日,鄭州市政府辦公廳印發《鄭州市動力電池產業培育專案》。
劉曉明認為,河南整體的新能源汽車產業中,客車有較強的優勢,而乘用車的短板正在慢慢補齊。“從動力電池的使用規模來看,由于車企云集,使用電池數量較多,市場需求龐大,產業配套完善,因此,會吸引許多產業鏈企業落戶。”
去年6月21日,工信部廢除了《汽車動力蓄電池行業規范條件》,在業內存在4年之久的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白名單”被正式取消,不再對電池生產企業設置準入門檻,這標志著,動力電池產業將完全市場化,在推動行業發展的同時,也必將淘汰一些技術水平落后的企業。
“殘酷的市場競爭之下,河南的動力電池企業面臨的壓力更大,在增強自身研發實力的同時,還要有自己的特色、有敏銳的市場嗅覺,才有可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勝出。”劉曉明說。
老家旅游
視頻河南
今日河南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