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大大說,要讓人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李克強說,要提升旅游產品品質和內涵,大力開發老年、民俗、養生、醫療旅游。
他們用文藝和直白的方式,分別表達了鄉愁和旅游的概念。
什么是鄉愁?
鄉愁是兒時的冬天躺在木床上傾聽雪花飄落在屋頂上的聲音,鄉愁是兒時的夏天狗在籬笆邊玩喇叭花斑鳩從炊煙裊裊的屋頂匆匆飛到山巔,鄉愁是過年的時候跪在祠堂的草甸上給先祖恭恭敬敬地上一炷香……
這是農村人的鄉愁,而城里人的鄉愁,則是老城區胡同口墻壁上的招貼畫、大字報,踢得已經露出了草根的足球場,操場旁邊兩分錢一瓶的橘子水,以及影子被夕陽拉得很長的工廠的煙囪……
無論城里人還是農村人,鄉愁,是一種記憶,已經成為他們心靈的底片;鄉愁是一種情感,融入了天涯游子的血脈;鄉愁是一種誘惑,吸引著你去遠遠近近的地方,尋找一片能夠寄托鄉思的風景。
從文藝的角度來講,鄉愁是一種人文內涵,是“我從哪里來要到哪里去”的哲學體驗。
而從歷史的角度來講,鄉愁則是對人們文化認同的情感投射,是銘刻歷史的精神坐標,是復返童真的心靈慰藉。
而從地域上來講,江南的鄉愁,在搖著烏篷船的烏鎮,在打著油紙傘的雨巷,在魯迅、茅盾及戴望舒的筆下緩緩地流出來;北方的鄉愁在八百里青紗帳的太行山,在散發著鍋盔辣子油潑面味道的黃土高原,在常香玉圓潤的豫劇腔調、趙樹理的山藥蛋派以及廣闊中原的皇天后土浩浩黃河……
而從城市來講,北京的鄉愁在四合院,在798,前者是皇城根下的老北京人的生活寄托,而后者,則是用后代現代手法打造的工業化時代新北京人的生活。
那么,河南呢?河南人的鄉愁是什么?
河南人的鄉愁,可以是自己姓氏發源地的山山水水,可以是勾起自己田園記憶的鄉村故里,可以是幼時街區的一磚一瓦,可以是某個餐廳推出的一道富有地方特色和時代印記的小菜,可以是茶樓的那杯清茶和某個角落不經意飄來的老唱片……
總之,所見、所聞、所聽,所有能夠勾起人們回憶讓人們的心安定下來的,就是你我的家居所在。
心安處,即吾鄉。
那么,你心目中的鄉愁是什么?
老家旅游
視頻河南
今日河南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