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的土地租金、廠房設備、人員工資等生產要素都比東部沿海城市低很多,”公司負責人唐書景告訴記者,“回鄉后,讓我感到最溫暖的就是政府的貼心服務,他們像對待自己的家人一樣,定期回訪企業的發展有沒有困難,需要什么幫助。”
據了解,淮陽縣地處豫東平原,又稱“陳州”,是農業大縣、人口大縣和文化旅游資源大縣。常年外出務工人員近30萬人,每年返鄉約2萬人。
2011年,在張家港從事帽子國際貿易的唐書景回到家鄉淮陽,成立了河南瑞能服帽有限公司。短短的幾年,公司已實現年產值2.5億元,吸納當地就業1000余人。而唐書景僅僅是這股返鄉創業大潮中的其中一員。
近年來,淮陽縣筑巢引鳳,積極倡導“誰為淮陽做貢獻,淮陽人民尊重誰”的理念,通過籌建外地各大淮陽商會,搭建招商平臺,創新招商舉措,筑巢引鳳,吸引在外人士返鄉創業,進一步助推了家鄉經濟社會發展。
據了解,僅今年上半年全縣就新簽約招商項目18個,投資總額229.3億元。其中開工項目9個,投資總額65.4億元。
2013年起,每年春節期間,借助淮陽在外各大商會,該縣都要舉行在外成功人士返鄉座談會,與他們分享家鄉的變化,征求他們對家鄉發展的建議和意見,鼓勵他們返鄉創業。
返鄉創業者面臨的主要困難無非是“資金短缺”“經驗和技術不足”“不了解國家政策”“相關手續繁瑣”等。
為了增強返鄉創業者返鄉創業的信心,淮陽縣還在土地、稅收、資金等多方面給予大力扶持,并開通綠色通道,為返鄉創業者提供一站式服務,推行聯合審批,降低門檻,簡化貸款手續,創新擔保形式。
記者在采訪中獲知,為彌補資金問題這一突出短板,在淮陽,返鄉創業者均可得到10萬元小額擔保貸款。該縣近幾年每年發放創業貸款近1億元,完成周口市下達任務的240%以上。
黃花菜是淮陽的地理標志產品,在鄭州創業成功的李超看準了老家的黃花菜產業,流轉了600多畝農田,其中300多畝種植黃花菜,成了一名高級“菜農”。
李超的農業公司采用到戶增收資金入股等形式,共帶動貧困戶400多戶,而且用工時優先聘用貧困戶。貧困戶李艷梅就是一例,過去日子很是艱難的她,五年前來此務工,現在收入穩定,已慢慢脫貧。
同樣,在海南創業成功的陳杰,回鄉后投資旅游業,建成了陳楚古街。提升水城旅游品位的同時,陳楚古街還成為文化旅游創業孵化園,為50多名返鄉農民工提供了創業園地。
老家旅游
視頻河南
今日河南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