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在中國共產黨即將迎來九十七歲華誕之際,翰墨書新篇——侯德昌書法新作展在新鄉平原博物院開展,展期為期十天。展覽結束后,侯德昌將把這196幅作品捐贈給輝縣市裴寨村。
侯德昌1933年出生于河南太行山區輝縣孟莊鎮南田莊村一個貧苦農家。1956年開始,侯德昌負笈中央工藝美術學院5年,畢業后留校任教。1998年被國務院聘為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
提起他的名字,也許很多人還不熟悉。但若提起毛主席紀念堂瞻仰大廳墻上那十七個金光燦爛、遒勁有力的隸書“偉大的領袖和導師毛澤東主席永垂不朽”,提起北京人民大會堂東大廳懸掛的巨幅國畫《幽燕金秋圖》幾乎無人不知!沒錯,這些書畫作品都出自侯德昌先生之手。
身處藝術市場化大潮中,侯德昌則是一位不逐名利的藝術家。他選擇和市場保持距離,從不賣畫。“是國家培養了我,用我所學之長給國家和人民做事是理所當然的。”侯德昌說,他的藝術之路從開始就和國家民族息息相關,他為國家而畫、為人民而畫。
侯德昌是一位心系國家、緊跟時代、與時俱進的藝術家。耄耋之年的侯德昌先生,目睹了近年來中國巨變,精神振奮。特別是習近平系列講話中引經據典,將中國傳統文化滲透其中,展現出領袖獨特的語言風格和人格魅力,更是讓侯德昌非常激動。于是,他萌生了書寫習近平治國理政經典詞句的想法,把涉及戰略、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等不同層面的治國理政關鍵詞書寫出來,從而順應新時代對文化發展的新要求。
全國文明村裴寨村在全國道德模范裴春亮的帶領下,從一個省級貧困村變身“明星村”,群眾物質生活得到極大提高,侯德昌深受感動,決定把這些書法作品捐贈給輝縣市裴寨村,讓基層干部群眾在欣賞書法之美的同時,學習了解黨和國家的發展理念及執政方略,使他們能夠長精神、聚共識、促干勁,熟知“兩個一百年”的宏偉奮斗目標,激勵人們創造新的歷史篇章。
來源:河南日報
老家旅游
視頻河南
今日河南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