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焦作市旅游局消息,5月25日,在焦作孟州市莫溝村,來自山西長治的游客李小偉一家人正在推著拉車,扶著農具,體驗著原汁原味的農耕生活,后面的游客還排著隊,鄉村旅游的火爆成了莫溝一道獨特的風景。
莫溝村里小酌,窯洞古韻媲美云臺天階云起云落;太極小鎮功夫出神入化,神韻堪比炎帝神農嘗遍百草的執著;靳家嶺的紅葉、凈影的水,可否超越竹林七賢的逍遙灑脫……
短短的一句詩,描繪了焦作發展全域旅游帶來的巨大變化。
焦作,這個15年前成功實現從“黑色印象”到“綠色主題”轉型的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如今在國家“全域旅游”戰略中再次華麗轉身,找到了破解中國旅游市場普遍存在的有效供給不足、產業結構不優、“門票經濟”遭遇天花板、深入發展受阻的金鑰匙,續寫了加快旅游業轉型的焦作式發展新篇章。2017年,焦作市共接待游客4695.92萬人次,同比增長11.7%;實現旅游綜合收入386.13億元,同比增長12.7%,穩居全省第一方陣。
焦作現象 轉型創新
焦作旅游,經過21世紀第一個“黃金十年”的大爆發,逐漸進入觀光旅游成熟期;在第二個十年,則遇到了一系列的問題和瓶頸,上升勢頭日趨疲軟,發展步伐日漸乏力,“焦作現象”風光不再。為了打破“十年河東,十年河西”的魔咒,焦作在“十三五”期間,以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市創建為契機,全面打響了旅游業轉型升級創新發展攻堅戰!
2016年2月,原國家旅游局公布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單位名單,焦作市的修武縣、博愛縣入列;2016年11月,原國家旅游局公布第二批“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單位名單,焦作市赫然入列。2016年12月30日,焦作市召開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市動員大會,成立了焦作市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市領導小組,出臺了《焦作市創建全域旅游示范市三年行動計劃》。2017年以來,焦作市舉全市之力大力開展全域旅游示范市創建活動,持之以恒抓,不達目的不罷休,不見成效不收兵。2018年4月4日,焦作市政府又召開了全市旅游業轉型發展工作會議,強調圍繞高質量發展要求,以深化旅游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市為抓手,加快焦作市由旅游資源大市向旅游產業強市跨越。
焦作,正以義無反顧的姿態,在旅游產業轉型發展這條大道上前進。
景區旅游向全域旅游轉變。把北部南太行山區、中部平川地區、南部黃河灘區的旅游資源開發和品牌營銷統籌起來,利用旅游廊道和精品線路把各個縣市、各個景區景點串起來,實現焦作旅游全域化發展;加快構建焦作全域旅游發展“一心、四帶、六節點、多園區、多特色”的空間布局,“一心”即中心城區;“四帶”即南太行生態旅游集聚帶、黃河文化旅游產業帶、南水北調生態文化休閑帶、大沙河濕地文化景觀帶;“六節點”即六個縣市。努力通過統籌規劃、統一布局,加快形成全域布局、多級聯動、一體化推進、系統化改革、全要素匹配、智能化支持的全域旅游發展格局。
實現門票經濟向產業經濟轉變。打破行業和產業界限,實行“旅游+”融合發展,整合旅游資源,形成大的旅游功能區;云臺山、青龍峽、峰林峽、凈影、青天河、丹河、神農山等以旅游廊道為紐帶,形成焦作獨具特色的“南太行生態旅游集聚帶”;嘉應觀、妙樂寺、陳家溝、韓園、老家莫溝、黃河濕地公園等以沿黃生態通道為紐帶,形成焦作獨具特色的“黃河文化旅游產業帶”。
實現觀光旅游向休閑旅游轉變。啟動陳家溝創建5A景區以及太極體育中心、老家莫溝、蒙牛工業園、月山寺、龍源湖公園等創建4A景區工作,大力發展精品飯店、度假型酒店、特色民宿、露營、帳篷酒店等新興住宿業態;積極打造旅游度假區、旅游休閑區、旅游綜合體、文化主題公園、大型實景演出等品牌。加大城市旅游產品開發力度,對影視城、生態園、龍源湖、森林公園、縫山針等市區內的景區景點進行改造提升,加快推進南水北調文化主題公園、大沙河濕地公園等城市新景區景點建設建設。
實施鄉村旅游精品工程。突出懷川鄉土民俗、太行自然生態、黃河文化風情、太極修身養生等資源特色,打造鄉村旅游精品。北部南太行重點依托云臺山、青天河、神農山等景區景點,著重依托景區開發森林旅游、生態康養、山地運動場、山地游樂場、自駕露營地、戶外運動營地、野生動物馴養觀賞、冰雪運動等生態旅游體驗產品以及高檔特色民宿、主題餐飲等,構建鄉村旅游休閑產品體系。南部黃河沿岸重點依托治河文化、農耕文化、太極文化等,著重發展農業莊園、溫泉度假、濕地觀光、科普研學、太極康養、醫療保健、會展農業等鄉村旅游產品,推動農田園藝景觀、現代農業休閑莊園、田園綜合體等鄉村旅游新產品發展。中部結合鄉村特色古民宅、古祠堂、老街區、古寺廟等民俗建筑保護、民俗風情挖掘和展示,在保留農村歷史文脈的基礎上,推進鄉村民居、民俗遺產的產業化、商品化與資源化,打造各類主題的鄉村旅游目的地和特色鄉村旅游項目。
大力推進優質鄉村旅游發展,焦作市到2020年基本實現如下發展目標:全市鄉村旅游接待國內外游客突破400萬人次,鄉村旅游綜合收入突破30億元,將焦作市打造成為全國知名的鄉村旅游目的地。
在不斷發展鄉村旅游的同時,焦作市創新產品業態,開發建設社會資源旅游訪問點也是快馬加鞭。目前,焦作市社會資源旅游訪問點建設工作全面啟動,按照焦作市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市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的《焦作社會資源旅游訪問點建設工作實施方案》,由28名來自焦作市高等院校、新聞媒體、市直部門、社會團體、旅游企業等社會各界的知名專家、學者和文化旅游達人組成的專家顧問團,參與焦作社會資源旅游訪問點的征集選定、標準制定、設計策劃、形象包裝、等級評定、宣傳營銷等工作。據了解,5月底前,焦作市將通過多種形式在全市開展社會資源旅游訪問點海選征集活動,通過專家甄別論證,確定一批條件較成熟的示范點,盡快形成一批獨具焦作特色的新產品、新線路,為焦作發展城市優質旅游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焦作現象 再譜華章
“焦作現象”是焦作發展全域旅游無窮的動力和精神源泉。
焦作市以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為抓手,提出全域旅游 “兩步走”發展目標:到2018年,全市70%的縣市區達到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標準,焦作基本建成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市;到2020年,焦作市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太極城·中原養生地”和國際文化旅游名城,全市接待國內外游客量突破6500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突破560億元,旅游業發展全省綜合排名進入前三,躋身全省旅游產業強市前列。
全域旅游發展永遠在路上。焦作市先后編制了《焦作市全域旅游總體規劃》《焦作市中心城區旅游發展總體規劃及焦作市旅游業發展“十三五”規劃》《焦作市黃河生態文化旅游帶發展規劃》,為焦作全域旅游發展做好了頂層設計。
整體營銷見效益。建設新鄭國際機場焦作旅游咨詢服務中心,建成并啟用了焦作智慧旅游及旅游大數據中心。啟動和開展了2018年“世界太極人陳家溝朝圣之旅”、2018“春醒·憶老家 踏青賞花季”暨焦作青天河桃花節、焦作山花農耕文化節、2018年“云臺山夏季英雄大會”新聞發布會等節會營銷活動,明顯帶火了焦作春季旅游。今年一季度,全市接待游客人數突破643萬人次,同比增長12%。今年“五一”期間,全市接待游客124.58萬人次,同比增長23.26 %;旅游綜合收入5009.93萬元,同比增長7.32 %??驮唇Y構明顯優化,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國內800公里以外的中遠途客源市場明顯增長;大力拓展入境游,截止5月底,全市接待入境游客數量同比增長了55%。
項目拉動初見成效。謀劃實施各類全域旅游重點項目103個,總投資1097.1億元。其中,云武堂、云上的院子、于莊、老家莫溝等特色民俗項目已經建成;投資26億元的云臺天階旅游綜合服務區項目5個主題酒店已經全面開工,今年計劃完成投資14億元;投資50億元的云臺古鎮項目、投資10億元的嘉應觀田園綜合體項目、投資49億元的南水北調城區段綠化帶項目、投資104億元的大沙河生態治理項目等全域旅游重點項目進展順利。
品牌打造又有進展。焦作市先后榮獲中國“最佳文化旅游目的地”、全球年度“十大戶外運動目的地”稱號,博愛縣被評為“全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縣”,修武縣被評為“全國民宿產業發展示范區”,云臺山被評為“國家體育旅游示范基地”“國內最佳旅游景點”。
焦作旅游,永遠都是在堅強中更加執著,在輝煌中更加出彩,一直鏗鏘前行、捷報頻傳、再譜華章!(朱宇)
老家旅游
視頻河南
今日河南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