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農歷二月初二,又是一年龍抬頭,一年一度的太昊伏羲陵古廟會正式拉開帷幕。太昊陵作為全球華人最向往的根親文化圣地,吸引了數萬名羲皇子孫前來祈福安康。
當日早上,萬眾矚目的傳統祭拜盛會——2018(戊戌)年公祭人文始祖太昊伏羲氏大典在淮陽太昊陵統天殿前如期舉行。儀式現場,全場肅立,敬奏祭樂,撞鐘擊鼓各9響,象征中華民族傳統中的最高禮數;鳴禮炮56響,代表全國56個民族是一家,共祭中華人文始祖的崇敬之情。公祭大典儀式結束后,參祭人員又朝覲祖先,參觀了太昊陵。更有無以計數的香客涌來,上香、祭拜、許愿……祈求來年平安順利。
廟會期間,河南、河北、安徽、山東、湖北等數省的游客云集淮陽,趕來太昊陵朝祖進香。高峰時,平均日客流量達40多萬人次,成為省內外具有強大吸引力的文化盛會。單日游客曾達825601人,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總部授予全球“單日參與人數最多的廟會”,成為名副其實的“天下第一廟會”。
當日上午,淮陽羲皇文化廣場上,鑼鼓響徹長空。來自9個省、自治區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世界級、國字號非遺項目輪番上陣,第九屆中原古韻——中國(淮陽)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正式拉開帷幕。
演出現場,氣勢恢宏的韓城行鼓率先登場,鼓陣排開,令旗揮舞,似黃河咆哮,如萬馬飛奔。緊接著,河北昌黎地秧歌、陜北民歌、蒙古族安代舞、陜西傳統音樂、廣東醒獅、苗族服飾、青海的花兒、羌族羊皮肚舞、河南豫劇……可謂精品云集,陣容強大,令現場觀眾目不暇接,掌聲、歡呼聲此起彼伏。
據了解,本屆非遺展演活動以“保護文化遺產、延續歷史文脈、留住美麗鄉愁”為主題。活動時間從3月18日(農歷二月初二)至4月18日(農歷三月初三),歷時一個月。期間,除了6場氣勢恢宏的大型動態非遺展演外,舉辦方還組織傳統技藝類33個非遺項目在淮陽羲皇文化廣場集中展示。
老家旅游
視頻河南
今日河南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