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廳發布通知,命名全省99個鄉村文化合作社為2022年“河南省示范性鄉村文化合作社”,其中,洛陽4個鄉村文化合作社上榜。近年來,洛陽十分重視鄉村文化振興,以鄉村文化合作社為依托,堅持讓基層群眾成為鄉村文化的主導者,文化發展成果由村民共享,以文化反哺經濟,助力鄉村經濟、文化全面開花,走出了一條鄉村文化振興的新模式。
開展多元藝術活動,打通鄉村文化振興“最后一公里”
走進洛陽市洛龍區李樓鎮海神樂文化合作社,二胡、古箏、琵琶等各式各樣的古樂器映入眼簾,村民們一塊兒演奏,其樂融融。“以前農閑時就在村里跟人聊聊家常,打牌打發時間,現在能學學古樂器感覺挺有意義的。”海神樂文化合作社社員介紹,村子中老年人居多,平常娛樂活動匱乏,如今到文化合作社彈彈樂器豐富日常生活,鄰里鄉親間關系更親近了。
據該文化合作社社長郭治會介紹,海神樂起源于周代,作為宮廷音樂代代相傳,是村子中傳統文化娛樂項目,后因種種原因走向了沒落,古樂被人們遺忘。 “我父親作為海神樂傳承人,一直致力于讓古樂器走向大眾,便自發組織村民學習海神樂。”郭治會講道,經過老一輩不懈堅持,海神樂在2007年申獲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并弘揚這一傳統古樂。
提起建立文化合作社后村子發生的變化,村民們紛紛坦言,文化合作社為村民們搭建了休閑娛樂的場所,讓大家也可以為傳承弘揚非遺出一份力,村子也因此打響了名號,增強了村民幸福感和自豪感。
“如今,我們將海神樂演奏這一傳統技藝帶進大學,在年輕一代中傳授古樂器,深受大家喜歡。”郭治會說。
鄉村振興,文化是魂,基層文化復興是鄉村振興中提升基層文化軟實力的重要一環。洛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鄉村振興,將其列為全市重點工作之一來抓,通過鄉村文化建設,切實提升村民幸福指數。
如今,村民身著華服,以藍天白云為背景,以青山綠水為底色,或彈奏古樂器,或翩翩起舞,或臨溪而歌,熱鬧非凡。洛陽市孟津區平樂鎮平樂社區鄉村文化合作社、洛陽市洛龍區李樓鎮海神樂文化合作社、洛陽市新安縣鄉村文化合作社鐵門鎮千唐分社、洛陽市汝陽縣窯溝文化合作社等眾多文化合作社成為村民文化娛樂新場地。
以文化賦能經濟,實現經濟效益和精神文明雙豐收
手握畫筆,蘸取少量顏料后在畫紙上輕輕落下,一片牡丹花瓣便躍然紙上,由片片花瓣慢慢疊加最終組合而成一幅雍容華貴的牡丹畫,畫的作者是來自洛陽市孟津區平樂鎮平樂社區鄉村文化合作社社員。“之前一直在外打工,現在要照顧家里老人和孩子,回來學習畫牡丹畫,在村里就可以掙錢了。”平樂社區鄉村文化合作社社員徐女士說。
據該文化合作社社長郭文現介紹,畫牡丹畫是村子中的娛樂活動,從最初的愛好慢慢發展成為產業,成為增加村民營收的一條致富路。“村民在閑余時間學習畫牡丹畫,將作品進行售賣,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畫牡丹畫的隊伍中。”郭文現介紹,如今村民大都成了鄉村畫師,不僅日常精神生活豐富了,也因此走上了致富路。
2010年,平樂牡丹畫創意園區建成,幫助更多鄉村畫師擴大牡丹畫銷路。“我們定期會邀請專業的美術老師教村民們畫畫,好多從零基礎慢慢成為一名優秀畫師。”洛陽唯純文化有限公司總經理郭俊霞介紹道,如今園區已有1000多名畫師,所畫的牡丹畫成為暢銷品。與此同時,平樂牡丹畫創意園區也吸引了許多鄉賢返鄉創業。2016年,園區已有100多家網店在線上銷售牡丹畫。如今,已有200人左右加入直播帶貨隊伍,宣傳牡丹畫。
從愛好發展成為致富新渠道,平樂社區鄉村文化合作社僅僅是一個縮影。洛陽市高度重視公共文化高質量發展,創新新時代鄉村文化建設模式,增強基層公共文化發展活力,提升基層公共文化服務效能,從而助力鄉村振興。在此基礎上,越來越多的文化合作社乘著政策的東風,不僅豐富了當地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成為當地經濟營收的新途徑。
采取“1+N”模式,以文化合作社為依托振興鄉村文化
鄉村文化合作社是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是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領導下的文化志愿服務隊,是鄉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創新探索與實踐。“我們在建設過程中,堅持讓基層群眾成為鄉村文化的主導者,文化發展成果由村民共享,讓村民享有更加充實、更加豐富、更高質量的精神文化生活。”洛陽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公共服務科科長張利說。
據他介紹,鄉村文化合作社的隊伍建設采取“1+N”模式,每個文化合作社整合本地民間文體隊伍資源,至少建立1支基本文體活動隊伍和“N”支特色隊伍。在洛陽市汝陽縣窯溝文化合作社,村民們以戲曲文化合作社為主要活動隊伍,同時開展有攝影、書法等活動,豐富村民生活。
據悉,今年洛陽市以汝陽縣、洛龍區為試點,各縣區及偃師區、孟津區各建不少于4個鄉村文化合作社示范點,全市范圍內共建不少于30個示范點。年底前每個鄉鎮建有2至3家較為成熟的鄉村文化合作社,每個縣區打造1至2個有影響力的特色文化合作社品牌;2025年底,洛陽市力爭具備條件的行政村建設有鄉村文化合作社。
文化合作社是農村公共文化服務的重要支持和補充力量。“在今后建設發展中,我們會加強組織領導,搭建展示交流平臺,加強對文化合作社的政策支持和業務培訓力度,促進文化合作社向好向優發展。”張利坦言,下一步,將推動“文化合作社+”融合發展,推動鄉村文化價值與經濟價值相統一,培育有產業支撐的鄉村文化合作社,增強可持續發展的動力,為鄉村振興增磚添瓦。
來源:大象新聞
老家旅游
視頻河南
今日河南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