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陽市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召開。會議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南陽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中央、省委、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
2025年是副中心城市建設突破蝶變之年,南陽市將錨定全年經濟增長6.5%、高于全省1個百分點的目標任務,堅持以政策指引發展、以項目支撐發展、以創新引領發展、以環境保障發展,勵精圖治、干事創業,久久為功、善作善成,為加快“建強副中心、打造增長極、奔向新輝煌”而努力,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南陽實踐新篇章!
2024:頂壓前行 砥礪奮進
2024年是南陽發展歷程中雖難猶進、令人鼓舞的一年。南陽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河南、視察南陽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錨定“兩個確?!?,實施“十大戰略”,以“五聚五提”為工作總抓手,以“六個弘揚”為作風總要求,以“四個自覺”為干事總保障,凝心聚力“建強副中心、打造增長極、奔向新輝煌”,全市上下團結奮斗的思想基礎更加牢固、轉型跨越的前進方向更加明晰、攻堅克難的內生動力更加充沛,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南陽實踐邁出堅實步伐。
經濟運行穩中有進。南陽認真落實各項政策,協同打好擴投資、促消費、強主體組合拳,聚力穩增長保態勢。主要指標持續回升,全年實現生產總值4879.08億元、增長5.5%,規上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分別增長9.6%、7.0%、6.2%,主要經濟指標增速總體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項目建設扎實有效,實施省市重點項目1261個、完成投資4001.7億元,省重點項目考評連續三個季度全省第一。
產業轉型加力提速。圍繞培育“7+17”產業鏈群,深入實施“雙50”項目,聚力調結構轉方式。工業投資高速增長,工業投資增長27.8%,新增省級數字領航企業2家、數字化轉型標桿企業12家、智能和綠色工廠(車間)63家;重點鏈群持續壯大,綠色食品、裝備制造、新材料產業規模分別突破1700億元、900億元、850億元,超硬材料躋身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實現“零”的突破;現代服務業加快發展,京東(鄧州)智慧物流港開園,豫資海元產業綜合體一期建成,龍成物流獲評5A級物流企業、填補了空白。
科技創新縱深突破。平臺建設提質,牧原實驗室“一中心一基地”基本建成。研發轉化提速,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省科技進步獎14項,創歷史最好成績,創新能力提升,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活動覆蓋率達80%。國家技術轉移鄭州中心南陽分中心獲批。
城市建設有序推進。堅持強中心與興縣域貫通聯動、補短板與塑優勢協同并重,聚力夯基礎增后勁。中心城區加快更新,縣域建設不斷強化,基礎設施持續改善。
鄉村振興步履堅實。扎實推進鄉村振興戰略,聚力穩根基興產業。糧食產量保持穩定,新建高標準農田32.4萬畝,糧食總產133.6億斤;產業發展提質增效,新創成國家優勢特色農業產業集群2個,“南陽艾”獲批國家地理標志產品;鄉村建設蹄疾步穩,新打造美麗小鎮26個、和美鄉村300個。
改革開放不斷深化。堅持以深化改革增動力,重點改革深入推進,不動產首次登記等50項高頻服務事項實現線上零材料辦理。在全省首創“四電無U”交易新模式,入選國家、省改革典型案例。對外開放持續拓展,實現進出口總值167.3億元,跨境電商交易額完成146.9億元。新設立外資企業40家、全省第二。
生態環境持續改善。污染防治成效明顯,大氣環境質量綜合指數全省第二,獲評全國生態環境領域激勵表揚城市,全省唯一;生態建設持續加強,完成造林51.6萬畝、石漠化治理40.6萬畝,營造林總量保持全省首位;節能降碳有序推進,成功入選全國第一批減污降碳協同創新試點市。
社會民生全面進步。財政民生支出661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80%,20項省市重點民生實事順利完成,連續三年獲評“省重點民生實事工作突出省轄市”。公共事業加快發展,社會大局安全穩定。
2025:實干篤行 再啟新程
2025年,南陽將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推進高質量發展、擴大高水平開放、創造高品質生活、實施高效能治理,在融入新發展格局和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上、在深化改革和創業創新創造上、在推動城鄉融合發展和鄉村全面振興上、在保障生態安全和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上奮勇爭先,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實施“十大戰略”,緊扣“建強副中心、打造增長極、奔向新輝煌”發展總目標,縱深推進“五聚五提”工作總抓手,認真踐行“六個弘揚”作風總要求,深入落實“四個自覺”干事總保障,落實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穩定預期、激發活力,推動經濟持續向好,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社會和諧穩定,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為實現“十五五”良好開局打牢基礎,奮力開創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南陽實踐新局面。
2025年南陽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經濟增長6.5%左右,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5%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增長9%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8.5%以上,研發經費投入強度達到2%左右,進出口穩中提質,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進一步夯實,城鎮調查失業率5.5%左右,城鎮新增就業7萬人,居民消費價格漲幅2%左右。
持續鞏固經濟增長勢頭。堅持供需兩側協同發力,大力提振有潛力的消費、提高有效益的投資,使內需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主動力和穩定錨。加力落實宏觀政策、提振消費需求,擴大有效投資。
持續提升創新策源能力。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推動創新鏈產業鏈深度耦合,積極培育新質生產力,奮力建設更具影響力的國家創新型城市。重抓平臺能級提升、創新主體培育、技術研發轉化、創新生態營造。讓創新成為賦能經濟社會發展的最活躍因子、最強勁力量、最可靠支撐。
持續打造現代化產業體系。圍繞打造制造業創新發展新高地,強力開展先進制造業集群培育提升行動,加快推動重點集群成支柱成支撐。深入推動數字化轉型。重點培育壯大綠色食品、新能源汽車、玉石、數字光電、化工新材料、電驅(防爆)裝備、綠色印刷包裝新材料、紡織服裝、超硬材料、新型電力(新能源)裝備等高成長性產業鏈。堅持本土企業裂變和招商引資培育兩手抓,力爭制造業規模接近5000億元。大力發展平臺經濟和數據產業。
持續增強副中心城市能級。深入實施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戰略,持續推進“雙高”行動,加快提升城鎮建設水平和經濟實力。構建新型城鎮格局,加快中心城區崛起,把中心城區打造成引領全市發展的“龍頭”。夯實縣域經濟基石,以做強“一縣一省級開發區”為載體,著力構建“1+1”產業布局,推動產城融合,力爭全市開發區年營業收入增長15%以上,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2%以上。
持續推動鄉村全面振興。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重點做好穩糧食、防返貧、興產業、優環境“四篇文章”,推動農業基礎更加穩固、農村地區更加繁榮、農民生活更加紅火,全力打造鄉村全面振興南陽樣板。堅決扛穩糧食安全重任,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大力發展特色富民產業,提升鄉村建設治理水平。
持續打造綜合發展優勢。深入實施基礎能力提升行動,加快推動基礎設施互聯互通,著力降成本、增效益,夯實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支撐。建強綜合交通體系、打造現代物流體系、完善現代水網體系、健全能源保障體系、構建新型基礎設施體系。
持續激發體制機制活力。堅定不移推進更深層次改革,持續加快更高水平對外開放,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充沛動能。深化重點領域改革、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營造一流營商環境。聚焦企業群眾急難愁盼,加快重塑政務服務“氣候”、重造創新創業“土壤”、重構現代金融“血脈”、重創守法誠信“生態”,讓企業發展的預期更穩、信心更足、活力更強,讓群眾辦事的程序更少、效率更高、體驗更好。
持續加快綠色低碳轉型。認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加快打造高效生態經濟引領區。全力以赴保水質、堅定不移治污染、持之以恒強生態、多措并舉促降碳。
持續創造幸福美好生活。聚焦“一老一小一青壯”,持續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努力讓民生溫度更加可感可觸可及。聚力推動高質量充分就業、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促進全民衛生健康、建設中醫藥強市、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加快文旅事業發展。
持續守牢安全穩定底線。高效統籌發展和安全,全力抓好防風險、保安全、護穩定各項工作,加快打造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示范區。扎實做好基層“三?!保瑖烂芊阑斦鹑陲L險,嚴格抓好安全生產管理,持續加強防災能力建設,全面提升社會治理水平。
老家旅游
視頻河南
今日河南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