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17日,作為河南首家省實驗室,聚焦網絡信息技術領域研究的嵩山實驗室揭牌成立,吸引了無數目光。時隔三年,7月17日,嵩山論道·云網智聯創新論壇暨第三屆智聯網絡技術創新大會在鄭州開幕。
這場聚焦云網智聯范式變革的盛會,讓嵩山實驗室在揭牌成立三周年之際,再次成為國內乃至全球互聯網業界矚目的焦點。會上嵩山實驗室發布了三項原創性重大科研成果。
為加快推動多模態網絡理論技術的研發和創新,構建產學研用生態體系,促進產業鏈上下游深度合作,加快技術成果轉化和應用,中國通信學會多模態網絡專業委員會在大會期間成立。
多模態網絡在國家戰略的牽引下,不僅僅實現了理論技術的創新發展,同時聯合運營商在鄭州構建了多模態平行網絡,即將面向現網用戶開展示范應用。會上,多模態平行網絡友好用戶現網應用啟動儀式標志著多模態網絡應用正式開啟新篇章。
三項原創性重大科研成果都有啥
第一項成果是云應用擬態化適配工具鏈
社會上常見的網絡安全防護體系往往是發現漏洞堵漏洞,更接近于“亡羊補牢”。如何能變被動為主動,為網絡信息系統建立一套與生俱來的“免疫系統”?
嵩山實驗室通過構建內生安全底座,研發云應用擬態化適配工具鏈,著眼解決應用面臨的功能安全、網絡安全、信息安全三重交織的廣義功能安全問題,讓黑客找不準、攻不破、拿不走,確保應用能夠應對“網絡安全硬核問題挑戰”,以此實現網絡系統廣義功能安全。這一成果已依托電子政務、電力等場景進行示范應用。
第二項成果是多模態平行網絡
萬物智聯的世界令無數人向往:在家居場景中,我們只需一部手機就可以掌控所有的家用電器;在城市場景中,十字路口的路燈能告訴駕駛員轉角可找到停車位……但與此同時,這些應用場景對網絡環境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面對當下越來越“擁擠”的互聯網,全世界都在呼喚新的互聯網范式出現。多模態平行網絡正是一種基于嵩山實驗室自主原創理論與技術體系產生,能有力推動解決目前互聯網弊端的“中國方案”。該成果為全球首個運營商實際落地應用的多模態試驗網絡設施,開創了多模態網絡應用示范的“嵩山模式”。
第三項成果是基于PNE技術的智能網聯汽車網絡彈性測試環境
近年來,隨著智能網聯汽車產業迅速發展,新一代汽車中的大量智能化網聯設備是否會被黑客攻擊和利用,成為業界關注的重要話題,開展智能網聯汽車網絡彈性測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不斷凸顯。
為有效開展智能網聯汽車網絡彈性測評,解決現有整車級網絡彈性測試方案成本高、適應性差、工程化實現難度大等問題,嵩山實驗室基于PNE技術建立了智能網聯汽車網絡彈性測試環境。該成果將有效解決現有整車級網絡彈性測試方案成本高、適應性差、工程化實現難度大的問題,將在測評智能網聯汽車網絡彈性、解決潛在網絡安全隱患等方面大有作為。
老家旅游
視頻河南
今日河南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