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2024河南省文化旅游投融資大會上,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廳、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簽訂了魯豫兩省深化文旅交流合作框架協議。
近年來,兩省頻頻攜手,從生態對賭,到濟鄭高鐵開通,再到共謀高質量發展,地緣相依的兩省,如何在區域協作發展中實現1+1>2?
如何打造2億人“說走就走”的旅游圈?
魯豫兩省地域相連、文化相通、習俗相近,互為重要的旅游客源地和目的地,文旅協同發展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隨著去年11月濟鄭高鐵開通,雙方“串門”頻次加快,來往更為密切。2億人“說走就走”的旅游圈如何打造?合作協議劃出重點——
鼓勵旅游行業協會、旅行社協會、旅游飯店協會、自駕車旅游協會等開展行業領域間的交流互動。濟鄭高鐵沿線和豫魯毗鄰地區A級旅游景區推出豫魯兩省“美景交換”門票互免優惠政策。
在客源互送方面,雙方借助交通優勢,深入開拓高鐵旅游市場,打造周末游、高鐵游、暑期游、研學游、定制游等文旅產品。
此外,加強文化交流、藝術互動,推動美術作品、文物精品、非遺文創、精品劇目等互展互演。
同為文物大省、非遺大省,“家底厚實”的兩省都很重視文旅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2024政府工作報告中,河南省提出“加快文旅文創融合,力爭游客接待量突破10億人次、綜合收入突破1萬億元”,山東省提出“大力發展研學游、非遺游、民俗游、文博游”。
此次魯豫聯動,有望在全國文旅市場中攜手“出圈”。
產業協作、科技創新……魯豫在多個領域“抱團”
文旅合作,不過是魯豫全面合作的一個縮影,更大層面的攜手發展布局早已展開。
2024年1月,山東省政府辦公廳與河南省政府辦公廳聯合印發《魯豫毗鄰地區合作發展實施方案》,被認為是兩省合作的探路之舉。該方案重點提及,強化產業協調聯動,深化科技協同創新,爭創魯豫國家區域科技創新中心,共同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區域創新中心。
除了科技創新,黃河戰略加持下,山東與河南之間的協作也一步步向縱深發展,例如——
2021年10月,山東省、河南省發改委簽署《關于豫魯毗鄰地區共建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合作框架協議》;2023年8月,山東省人民政府、河南省人民政府在鄭州舉行簽約儀式,共同簽署《關于加強交通互聯互通服務支撐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合作協議》……
當下,“抱團發展”成為各大區域、都市圈發展的共識。
河南大學經濟學院名譽院長、中原經濟發展研究院院長耿明齋表示,在南北方經濟差距加大背景下,魯豫聯合打造北方內陸地區的增長極具有必然性,也是兩省經濟發展所需。此次文旅合作是重要抓手,但魯豫協同發展是一個全方位、整體性的合作,接下來可加快拓展多個領域的合作。
魯豫還需尋找更多合作切入點,聯系還需更緊密
盡管山東與河南的合作在不斷深化,不少專家指出,與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一體化發展程度高的地區相比,還有不少差距。
耿明齋認為,總體而言,魯豫合作還處于初期階段,一方面,政府層面應該搶抓機遇,系統謀劃,形成成熟的對接方案,并要有上升為國家層面重大戰略的目標。另一方面,經濟主體之間加強交流,了解需求,尋找合作切入點。
此外,在中國商業經濟學會副會長宋向清看來,魯豫城市分布相對分散,城與城之間距離遠,缺少密集的交通路網和運營車輛,以至于民眾和貨物往來頻次和數量偏少。
這一狀況也在逐漸改善。
不久前,日蘭高鐵莊寨至蘭考南段開啟按圖行車試驗,預計7月全線建成通車。
作為連接山東與河南的重要高鐵通道,日蘭高鐵將與濟鄭高鐵形成互補,并借助京滬高鐵和隴海客專,在魯西和豫東之間形成一個跨省高鐵圈。
與長三角超級環線高鐵類似,這條高鐵大環線的貫通,也將為“魯豫有約”留下新的想象空間。
老家旅游
視頻河南
今日河南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