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恰逢端午,潢川縣小潢河畔豫東南高新區蘇信合作產業園(二期)項目建設工地上,泵車、鏟車、澆筑車等機械設備往來奔忙,科創二期4GWh定制化生產園區和標準化廠房項目正在加緊建設。
“開工以來,節假日無休已是常態。廠房越早交付,簽約項目就能越早入駐、投產達效。”項目承建方、信陽鼎信蘇信產業園區建設有限公司建設管理部部長杜強說。蘇信合作產業園被列入國家發展改革委《新時代大別山革命老區協同推進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任務清單,發展定位為革命老區與發達城市對口合作的樣板區、承接蘇州乃至長三角產業轉移的平臺、信陽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助推器。
兩年前,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革命老區重點城市對口合作工作方案》,確定了蘇州與信陽的對口合作關系,從國家層面搭建起共唱“雙城記”的舞臺。
兩年來,蘇信直達高鐵、淮濱港—太倉港集裝箱航線、無錫(蘇州)—信陽—延安航線先后開通,快捷暢通的現代立體交通體系,進一步促進了兩地的人文交流,并在此基礎上推動了體制機制、經濟社會、人才、產業等領域的深度融合。
山海雖遠情相連,產業攜手路更寬。為精準承接蘇州產業轉移,信陽深入分析蘇信兩地產業發展情況,明確兩地承接產業轉移對口縣區,推動蘇信產業協同發展。
為保障產業轉移接得穩、留得住、長得好,兩地創新“平臺公司+產業基金”模式,聚合組建蘇信產業合作發展有限公司,以信陽鼎信國資私募基金為母基金設立蘇信合作引導子基金,復制推廣蘇州經驗,“量身定制”優惠政策,推動產業合作快速落地。
信陽市蘇信產業合作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沈亞楠介紹,截至今年5月,信陽承接蘇州產業轉移項目118個,投資合同總金額311.1億元,已投產項目80個。
為促進保障要素高效有序協同,蘇信兩地合作建立政務服務“跨省通辦”工作機制,協商制定《蘇信公共資源交易領域跨區域合作方案》,從資源共享和應用賦能兩方面深度挖掘合作潛力,成功申報了省級區塊鏈創新應用試點。
在蘇州支持下,信陽積極對接長三角區域合作辦公室,獲準參加2023年度長三角城市經濟協調會,以河南信陽固始縣、安徽六安葉集區共建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產業合作區為先行,謀劃與湖北黃岡、安徽六安共同推進省際毗鄰地區協同一體化發展,加強與長三角區域重點城市交流。
蘇信兩地還充分發揮革命老區對口合作政策紅利、雙方資源稟賦和長三角區位優勢,全面實現生態互利、產業互補、貿易互通、要素互融、人員互訪,“雙城”合作百花競放。
老家旅游
視頻河南
今日河南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