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上午,隨著建筑頂部最后一處混凝土開始澆筑,黃河國家博物館項目主體結構順利如期封頂,一個新的聆聽“黃河故事”、一覽大河東去的黃河文化標志性場館呼之欲出。
黃河國家博物館項目承載著服務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的重任,對講述黃河歷史、弘揚黃河文化、傳承黃河精神具有重大意義,將成為一座濃縮黃河文明精華、揭示黃河自然變遷、展示人民治黃巨大成就、彰顯中華民族文化自信的博物館以及世界大河文明交流互鑒的重要場所。
項目總建筑面積10.2萬平方米,地下一層、地上三層,設屋頂花園,采用橋梁造型,橫跨公園景觀水岸,象征人類征服自然、建立文明的豐功偉績,整體造型取“大曲大折,奔騰不止;不屈不撓,自強不息”之意,將黃河的自然之美與文化之美融為一體。
黃河國家博物館項目自2021年7月進場施工,項目團隊克服罕見暴雨災害和反復疫情影響,經過300余天的奮戰終于如期實現主體結構全部封頂。中建八局東北公司華中分公司總經理劉昕宇說,為了保證工期,項目團隊精心組織、深度策劃,在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掀起工地“千人會戰”,南北兩翼工區齊頭并進,春節不停工,累計投入一線作業工人5萬余人次,項目整體使用鋼材5.6萬余噸,平均每天都需要吊裝200噸左右的鋼材。
據悉,黃河國家博物館主體結構封頂后,將進入更為關鍵、復雜的幕墻、機電、裝修、景觀等施工階段,項目計劃8月底整體建成。
老家旅游
視頻河南
今日河南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