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昌市市長 劉濤
“許昌作為全省唯一的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和鄭州都市圈核心城市,能不能交出一份合格的現代化河南建設的‘許昌答卷’,我們肩負的責任重大,使命光榮。”2022年全國兩會期間,許昌市市長劉濤在接受河南政府網采訪時說,許昌要緊緊圍繞“兩個確保”,落細落實“十大戰略”,圍繞“1+5”目標定位,以城鄉融合共同富裕先行區建設為統領,加快建設“五個強市”,推動經濟發展高質量、城鄉建設高水平、人民群眾高素質,努力完成全年目標任務,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何為“1”?加快建設城鄉融合共同富裕先行區
據劉濤介紹,許昌居河南中部,面積和人口規模適中,綜合實力穩居全省第一方陣,民營經濟發展活躍,改革創新意愿強烈,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不大,在探索推進城鄉融合共同富裕上有基礎、有優勢,有一定代表性。
劉濤說,省委、省政府明確提出把許昌作為共同富裕的試點,賦予了許昌重大的政治任務。下一步,許昌將堅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以解決地區差距、城鄉差距、收入差距問題為主攻方向,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在推動物質基礎堅實、城鄉深度融合、生態環境優美、精神文化富足、社會和諧穩定等領域探索創新,努力構建推動共同富裕的體制機制,為全省積累經驗、打造樣板。
加快建設“五個強市”,打造高質量發展增長極
建設“經濟強市”。抓住用好鄭州都市圈擴容的機遇,加快鄭許一體化,積極推進鄭汴許“黃金三角區”建設,打造全省乃至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做大做強市本級,種好市本級“責任田”,發展壯大城市經濟,全面提高城市承載力、輻射力、帶動力;培育壯大縣域經濟,全面落實省直管縣財政改革和放權賦能改革,以“一縣一省級開發區”為載體,推動縣域經濟“成高原”。
建設“創新強市”。堅定走好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華山一條路”,搭建一流創新平臺、培育一流創新主體、匯聚一流創新人才、建設一流創新生態,推動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活動全覆蓋,讓更多創新成果加速轉化,讓更多“許昌創造”脫穎而出。
建設“開放強市”。深入實施制度型開放戰略,加強市場采購貿易方式試點建設,抓好保稅物流中心(B型)招商運營,不斷拓展開放領域、提升開放層次;尤其是要深化對德合作,在培育引進總部型德企、隱形冠軍德企、高端制造項目上狠下功夫,打造中德合作城市典范,形成對外開放新優勢。
建設“文化強市”。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爭創全國文明典范城市;充分發揮許昌豐富文化資源優勢,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傳承創新優秀傳統文化,做優文化品牌、做強文旅產業,讓歷史文化活起來。
建設“生態強市”。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鍥而不舍、久久為功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突出抓好綠色發展、污染防治、生態修復等工作,走好生態優先、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道路,努力建設綠意滿滿、生機盎然的生態宜居許昌。
聚焦民生實事,辦理一件成一件
“在新的一年,許昌將始終堅持人民至上,圍繞人民群眾關切的問題,聚焦省、市民生實事,加大財政投入,一件接著一件辦,辦理一件成一件,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劉濤說。
抓好培訓就業。強化就業優先政策,加強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就業,扎實推進“人人持證、技能河南”建設,力爭新增城鎮就業4.9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2萬人,確保培訓12萬人次,新增技能人才9萬人,推動實現更高質量、更加充分的就業。
辦好教育事業。深入推進教育新三年攻堅,推動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發展,促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加快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建設健康許昌。深入實施健康許昌行動,加快市級“四所醫院”、縣級“三所醫院”建設,全面提升醫療服務能力,讓群眾在家門口“看得上病、看得好病”。
完善社會保障。加強城鄉低保、社會救助、社會福利、優撫安置工作,制定實施“一老一小”整體解決方案,保障關鍵時點、困難人群的基本生活,確保共同富裕路上一個不能掉隊。
實現“住有所居”。圍繞保交樓、保民生、保穩定,積極穩妥化解問題樓盤,加快推進拆遷安置工作,讓拆遷安置群眾早日住上新房。
新的一年,新的起點。劉濤表示,許昌將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堅持“解放思想、拉高標桿、奮勇爭先、更加出彩”工作要求,踔厲奮發、篤行不怠,全面開創許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局面,為譜寫新時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絢麗篇章增添許昌光彩
老家旅游
視頻河南
今日河南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