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高質量發展事關我省6000萬農民的切身利益,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支撐,是建設現代化農業強省的必由之路。
今年的省委一號文件提出,發展高效種養業和綠色食品業,建設優勢特色農業強縣、農業強鎮,推進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加快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
發展高效種養業
如今正是麥浪滾滾、小麥拔節的時節。遂平縣玉山鎮賈莊村農民魏軍紅站在麥地旁,笑呵呵地說:“流轉的4600多畝地種的都是優質強筋小麥,今年豐收在望。”
為什么敢種這么多優質強筋小麥?原來,省農科院與遂平縣克明面業有限公司、合作社三方合作,在遂平建了4個優質強筋小麥示范區,魏軍紅的田地就是核心示范區的一部分。他說:“省農科院提供技術服務,企業兜底收購,種再多也不怕。”
省農業農村廳有關負責人說,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首先就要發展高效種養業,這是實現農村產業興旺、農民增收的有效途徑。
根據規劃,我省要建設十大優勢特色農產品基地,創建一批國家級、省級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到2025年,優質專用小麥將發展到2000萬畝、優質花生發展到2500萬畝,優勢特色農業產值將達6500億元以上。同時,加快構建現代畜牧養殖體系,做強生豬產業,做大草畜產業,做精家禽產業,做優飼草產業,大力發展現代畜牧業。到2025年,生豬出欄量將穩定在6000萬頭左右,畜牧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比重達35%以上。
加快綠色食品業轉型升級
正陽縣花生種植面積達172萬畝,連續20年為全國花生生產第一大縣。當地政府依托農業聚集工業、補工業短板,圍繞“吃干榨凈”延長花生產業鏈,實現了百億級的產業集群。花生榨油,秸稈飼養奶牛、湖羊,牛羊糞便生產有機肥還田。一粒花生從果到殼“吃干榨凈”,形成一條花生全產業鏈。
中國工程院院士、省農科院院長張新友說,通過延長產業鏈、打造供應鏈、提升價值鏈,對農產品“吃干榨凈”,提高轉化率,實現食品工業轉型升級,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
未來,我省將圍繞面、肉、油、乳、果蔬五大產業發展綠色食品業,延鏈強鏈,提高農產品加工轉化率。
——做優面制品,發展專用面粉、功能性面粉,大力發展休閑食品、方便食品,開發中高檔主食加工產品。
——做強肉制品,加快“調豬”向“調肉”轉變,發展牛羊屠宰加工業,穩定發展禽肉加工,利用畜禽產品資源優勢打造“中央廚房”。
——做精油脂制品,提升花生產業化水平,支持油脂龍頭企業在花生主產區加快布局;發展油茶、油用牡丹等木本油料。
——做大乳制品,實施奶業振興行動,培育壯大乳品加工龍頭企業,加快優質奶源基地建設,提高奶源自給率,調整乳制品結構。
——做特果蔬制品,推進產地初加工,發展精深加工。
建設現代農業發展載體
延津小麥、靈寶蘋果、正陽花生、泌陽夏南牛……這些聲名遠揚的農業品牌,都是我省農業高質量發展的代表。
如何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省農業農村廳有關負責人說,圍繞主導產業規劃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是推進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抓手,是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載體。要通過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在空間上集中布局,推進產業形成規模、形成區域性市場、形成競爭力。
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以來,我省各地按照宜農則農、宜林則林、宜果則果、宜牧則牧、宜漁則漁的原則,選準適宜的主導產業作為主攻方向。內鄉選擇了生豬,孟津選擇了西瓜,而清豐選擇了食用菌,蘭考選擇了蜜瓜。
根據規劃,到2025年,全省60%以上的縣都要有特色鮮明的主導產業,要培育出一批特色農業強縣、強鎮,創建10個以上國家級、100個以上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
推進農業現代化是一個長期的發展過程。只有實現了農業高質量發展,把鄉村產業發展起來,讓更多農民參與進來,中原鄉村才能加速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
老家旅游
視頻河南
今日河南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