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三全食品,在中國,可算得上無人不知無不不曉了,三全湯圓,三全餃子,三全粽子等等 ,這真算得上超級品牌,可是概念一出,有了對比,這就尷尬了,同是超級品牌,為什么只有三全在2017年是下跌的,而且下跌的幅度高達24.69%
自1992年第一顆速凍湯圓在三全誕生以來,三全至今已經經歷25個年頭,作為中國速凍食品行業的開創者和領導者,全國最大的速凍食品生產企業,三全正悄無聲消地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
十幾年的發展,2016年三全食品的營銷規模已經達到了47.81億元, 公司市場占有率多年居行業第一位。
然而市場規模的擴大,掩蓋不了銷售凈利率的低下,自2005年銷售凈利率為9.05%以來,不斷不降,到2015,2016年更加達到可憐的0.83%左右,僅比放在銀行的活期利息好一點。可以看出這么多年的發展,三全依然走不出以價換量的銷售模式。
痛定思痛,2015年年報中,三全在研發的投入同比增加了51.75%,到2016年,研發的投入金額達1.45億,研發人員的數量更加由2014年的54人,增加到2016年的115人。創新是傳統行業轉型的主要方向之一,但并不是所有的創新都能換來業績的增長。
2014年開始推出三全鮮食項目,其中包括在上海和北京鋪設鮮食販賣機,同時還推出了三全鮮食手機APP。2015年,三全食品營業收入構成中的其他業務僅占整體營業收入的0.36%。三全鮮食上線以來,一直處于千萬級別的虧損狀態,直接令三全食品2015年的扣非凈利潤首次出現負數,全年虧損1603萬。2016年6月,三全鮮食悄然下線,宣告三全想借020的東風轉型之路以失敗告終!
在020轉型失敗之后,三全轉而專注高附加值產品的研發,加大新產品的研發推廣力度,優化產品結構,相繼推出了兒童水餃及私廚,炫彩等行業首創產品。這個觀念的轉變非常重要,一直以來由于進入門檻競爭等因素,令營業的毛利率不可能有較大的提高空間,而三全食品的產品主要集中在中低檔,走的是以價換量的路線。研發的大量投入再次換來創新食品的推出,邁進中高端市場,隨著新品和高端產品在公司業務占比提高,毛利率有望提升。
三全食品發布2017Q3業績報告,2017前三季度實現收入38853萬元,同比+11.44%,歸母凈利潤7991萬元,同比+17.19%。2017第三季度實現收入10449萬元,同比+9.23%,歸母凈利潤706萬元,同比+22.75%。首先得益于創新產品在渠道的快速滲透,其次13年收購回來的龍鳳開始扭虧為贏,當然在凈利率低下的情況下,三項費用的控制也顯得尤其重要。
2017年年報預告中:凈利潤7105.02萬元至8289.19萬元,增長幅度為80%至110%,基本每股收益0.09元至0.1元 。
革命嘗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轉型之路仍在繼續,三全這個超級品牌未來會否重新崛起,我們拭目以待!
老家旅游
視頻河南
今日河南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