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5日,是紅旗渠總干渠建成紀念日。60年渠水奔騰、60年精神傳承、60年改革發展,在林州的一次次跨越蝶變中,紅旗渠精神始終綻放著耀眼的時代光芒。
2022年10月28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安陽林州市紅旗渠紀念館。他指出,紅旗渠就是紀念碑,記載了林縣人不認命、不服輸、敢于戰天斗地的英雄氣概。要用紅旗渠精神教育人民特別是廣大青少年,社會主義是拼出來、干出來、拿命換來的,不僅過去如此,新時代也是如此。
六十年一甲子,渠畔干群接續奮斗。4月2日,記者來到林州,聆聽紅旗渠兒女勇毅前行的動人故事,感悟紅旗渠精神的永續傳承。
奮進——全力踐行“四高四爭先”
春日的太行山,桃花盛開,夢幻如詩。站在紅旗渠畔,抬頭千仞懸崖,俯首百米峽谷,蜿蜒流淌的渠水奔騰不息,把人的思緒帶回了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
20世紀60年代,林縣(今河南安陽林州市)兒女靠一錘一釬一雙手,以“重新安排林縣河山”的膽魄和勇氣苦干10個春秋,在萬仞壁立、千峰如削的太行山上斬斷1250個山頭,架設152座渡槽,鑿通211個隧洞,建成了全長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紅旗渠。
“紅旗渠精神在林州60年的發展進程中,發揮了無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近年來,全力踐行‘四高四爭先’已經成為我們的行動和目標。”林州市委主要負責人這樣說。
2024年,林州人以攻堅之勢、關鍵之為,全力以赴拼經濟、千方百計促發展。這一年,全市GDP同比增長6.7%;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突破55億元、同比增長10%,總量居全省第4位,較上年度上升3個位次。連續四年入選全國縣域經濟綜合競爭力百強縣,位列“2024中國中部百強縣市”第28位。
紅旗渠是一條閃耀著奮斗之光的河流,林州是一座充滿了奮斗聲音的城市。
明亮的車間內,現代化織機高速運轉,細若蠶絲的紗線在織機上快速穿梭。這里是河南光遠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在紅旗渠畔構建的“微米世界”。
“在紅旗渠精神的引領下,光遠新材自主研發的5G用低介電玻璃纖維生產技術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填補了國內空白。”企業負責人李志偉介紹,今年年初,公司投資68億元建設的高端電子材料產業園項目點火投產,其中一期投資10億元,主要包括年產1億米高性能電子布和5G低介電玻纖兩條生產線,全部達產后將實現年產值15億元。
2024年,林州市規上工業增加值、戰新產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均實現兩位數增長,其中工業投資同比增長57.2%、在固定資產投資中占據半壁江山;71個省市重點項目進展順利、完成年度投資的120.4%,特別是以光遠5G電子材料產業園一期、重機煤機智能制造一期、嘉隆新材料一期為代表的一批投資規模大、市場前景好的項目竣工投產。
全市建筑企業總數突破2300家,建筑業總產值完成687億元,進一步擦亮了“中國建筑之鄉”品牌;南太行首家大型實景演藝——“太行·紅日”順利試演,連續兩年獲評中國縣域旅游綜合競爭力百強縣(市)。
紅旗渠就是紀念碑,記載了林縣人民不認命、不服輸,敢于戰天斗地的英雄氣概。
開放——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
新時代,要讓紅旗渠精神“走”出去!
到紅旗渠,汲取震撼人心的力量;去太行大峽谷,清涼一夏,探尋太行文化的密碼……近年來,外地人紛至沓來,千人研學團隊集中打卡,外籍研學人數持續攀升,到林州實地感受紅旗渠精神的游客越來越多。
如何把紅旗渠精神傳承和發揚好,讓往來游客出行順暢、游玩愉悅?
在交通上下功夫。去年底,沿太行高速公路安陽段正式通車。作為我省高速公路“13445工程”第一批開工項目,這條高速在太行山東麓形成一條快捷通道,大大完善了豫北地區路網結構。
在建設上“快人一步”。沿太行高速建成通車后,林州市境內高速出入口達到9個,成為全省高速出入口最多的縣(市)之一,19個鎮(街道)進入15分鐘高速圈,群眾出行更加便利。林安濮鐵路已納入河南省城際鐵路規劃近期建設項目,正在爭取國家發展改革委批復。
在文旅上做文章。走進石板巖鎮,大大小小的民宿數不勝數。林州市精心打造“紅旗渠人家”民宿品牌和“中國畫谷”寫生品牌,培育了民宿、寫生、培訓、研學等文旅融合新業態。目前,林州民宿總量已增至850余家,紅旗渠人家民宿達到65家,已建成止方村、高家臺、漏子頭等32處民宿集群,形成了大峽谷、紅旗渠、萬泉湖和西部休閑帶4個民宿集聚區,打造形成了“中國畫谷”“渠畔風情”“印象淇淅”“遇見紅旗渠”和“鄉野好時光”五個特色民宿集聚區,全面建設了石板巖、任村、姚村、黃華、合澗、原康、臨淇和五龍8個旅游民宿重點鎮,持續培育了50個旅游民宿特色村。
據悉,林州市投資12億元,建成寫生基地84個,石板巖鎮已成為國內條件最好、規模最大的寫生目的地之一。
林州市委主要負責人表示,林州將積極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一區多集群、一鎮多品牌、一村一特色”的發展布局,將地域特色與文化底蘊、農業資源與旅游要素相結合,持續完善文化旅游產業鏈,真正實現民宿從高體量到高質量的全面躍升。
傳承——青春之志永續相傳
歲月輪轉,精神長存。
曾經,修渠人把生命與水渠融為一體;如今,后繼者將青春熱血揮灑太行山巔。
紅旗渠干部學院青年教師李媛是名副其實的“渠四代”。她的太爺爺李貴時任林縣縣長,并擔任紅旗渠建設的后勤總指揮長,在那個物資極度匱乏的年代,想方設法保證了一線修渠人的物資供應。
“為了講好紅旗渠故事,宣講紅旗渠精神,我翻閱大量書籍資料,多次拜訪修渠勞模,了解奮斗故事,再結合學員實際,反復琢磨修改教案。”李媛說,作為青年一代,要當好紅旗渠精神的傳承者、宣講者。
近年來,林州市緊緊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堅持以紅色課程鑄魂,以紅色文化潤心,紅旗渠精神進校園成為常態,傳承紅旗渠精神成為林州校園文化的共同底色。
每逢節假日,林州市“紅旗渠少年講解團”的小導游們都會來到紅旗渠紀念館,以講、演、唱等形式,為游客講述紅旗渠故事。他們以實際行動宣傳紅旗渠精神,受到群眾普遍贊譽。10年來,講解團共接待國內外旅游團體5000多個,聽眾50余萬人次。
林州市還以河南省中小學綜合性社會實踐教育基地——紅旗渠精神營地為依托,以紅旗渠紀念館、青年洞等教育基地為重點,構建“1營地+N基地”實踐育人體系,大力開展研學旅行活動。截至目前,全市共接待來研學的全國各地中小學生70萬人次,累計接待研學團隊1000余個。
紅旗渠精神營地正在積極探索紅色精神研學的新路徑,面向青少年,以紅旗渠紀念館、中國文字博物館、殷墟等地為資源,開發精品線路,豐富課程內涵,致力于打造傳統文化“大本營”、實踐教育“主陣地”、少年游學“目的地”。
大渠長歌,追夢不息。被紅旗渠精神浸染的林州兒女們,繼承前輩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精神,踔厲奮發,勇毅前行,必將繼續創造一個又一個新奇跡。
老家旅游
視頻河南
今日河南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