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商王朝馳名中外,為世界文明古國中最著名的王國之一。經過近百年的發掘,古老的殷商文明逐
步展露在世人面前,宮殿遺址內出土了大量的甲骨文、青銅器、玉器等珍貴文物。殷墟文物有的是華夏
之最,有的是世界之冠,蘊藏著殷商先民們的創造、智慧和卓越的技能。備受世人矚目的殷墟博物館新
館于2月26日正式開館,展出青銅器、陶器、玉器、甲骨等文物近4000件套,展陳文物數量龐大、類型
多樣,其中四分之三以上的珍貴文物是首次亮相。
殷墟博物館新館對公眾開館 近3000件套文物首次亮相
穿越三千年 遇見大邑商
距今3300多年的殷墟,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有文獻可考、為考古發掘所證實的商代晚期都城遺址。殷墟及所出土的甲骨文,使傳說中的商朝徹底得到證實,中國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往前推進了約1000年。
殷墟的發現和確定,是探索商文化、夏文化及上溯中華文明起源的原點和基石。
氣勢恢宏的宮殿群、規模龐大的王陵區、高度發達的青銅器、系統成熟的甲骨文、分工明確的手工
業體系……這些系統展現了商代社會文化面貌、商代文明發展成就。
立意更高遠——
聚焦商文明特質,主題集中于三個主展廳
殷墟博物館新館位于安陽市殷都區紗廠路西段,毗鄰洹河。博物館大門外,陽光下,兩方靜謐的水
面閃耀著光芒。新館建筑呈現鼎形,矗立在水中央,古銅色的大門上方是甲骨文字“大邑商”三個字。
建筑外觀為青銅飾面幕墻,古樸而深邃,遙遙望去,博物館就像一座從商代款款走來的青銅鼎。
據介紹,殷墟博物館新館設8個展廳,地上共三層,是首個全景式展現商文明的國家重大專題博物
館,是黃河國家文化公園重點項目之一。
新館展陳聚焦“偉大的商文明”這一主題,從商代史、甲骨學、考古史、商文明的世界傳播等多個
角度,全方位闡釋商代繁盛的城市文明、完善的禮樂文明、發達的青銅文明、燦爛的文字文明以及高超
的手工業技術等,生動呈現商文明在中華文明乃至人類文明發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都城、手工業、玉器和文字四個基本要素構成了文明,殷墟博物館老館基本就是按照都城、青銅
器、玉器、甲骨這四項要素布展。”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岳占偉介紹,新館將“四大要素”
融入商人的生活,從衣、食、住、行、祭祀、農業、戰爭等方面,展現商文明發達的程度。
展覽主題集中于三個主展廳,一樓基本陳列“探索商文明”,以殷墟為中華文明探源的起點和基石,
厘清商文明發展脈絡,重點展示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
二樓基本陳列“偉大的商文明”,全景式展示了商代在政治、軍事、農業、手工業、文字、都邑建
設等方面的重要成就。
三樓基本陳列“世界的商文明”立足國際視野,闡釋商文明的世界意義。
三個基本陳列主題鮮明,緊密銜接,讓觀眾更直觀、更沉浸式感受考古事業和商文明的無窮魅力。
此外,四大專題展覽也各有特色。一樓“殷墟車馬遺跡展”首次集中展示殷墟出土馬車23架,再現
車轔轔、馬蕭蕭的壯觀景象。“王畿與四方”專題展,集中展示了山東、安徽、湖南、四川、河北、湖
北
等多個省份的商代文物。三樓“長從何來——殷墟花園莊東地亞長墓專題展”以揭秘的形式,展現商代
鐵血武將亞長的悲壯;“子何人哉——殷墟花園莊東地甲骨特展”解碼文明密碼,生動還原商代“王子”
形象。
展品更豐富——
上新文物近3000件套,透物見人見事
“殷墟博物館新館將展出青銅器、陶器、玉器、甲骨等文物近4000件套,展陳文物數量之多、類型
之全,堪稱商代文物展覽之最。”安陽市委副書記、市長高永介紹,館內集中展示大量商代精美絕倫的
青銅文物,展現出3000多年前青銅文明的鼎盛面貌,也讓觀眾近距離感受商代巧奪天工的青銅鑄造技藝。
1928年殷墟正式開始考古發掘,出土了大量都城建筑遺址和以甲骨文、青銅器為代表的豐富的文化
遺存。婦好墓出土的“司母辛”銅方鼎、曾“一片甲骨驚天下”的屯南甲骨、威風凜凜的亞長銅鉞等,
都將在新館內展出。
新館還對近年來殷墟考古發掘最新成果如陶家營遺址、辛店遺址以及2022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安陽殷墟商王陵及周邊遺存等進行全方位、全覆蓋展示。此外,大型牛角祭祀坑、牛祭祀坑、馬祭
祀坑和鑲嵌綠松石的甲骨、漆罍等精美文物,都可以讓觀眾近距離感受商代重視祭祀的文化現象,以及
巧奪天工的技術工藝。
“大家以前在媒體上見過的、聽過的,甚至聞所未聞的文物,都將出現在新館。”殷墟博物館常務
副館長趙清榮介紹,新館中近3000件套文物是首次亮相,比如,殷墟花園莊東地H3甲骨窖藏坑出土的
甲骨,首次集中展示110余片。
步入展廳,鼎、簋、觚、爵、鉞、戈等一件件造型精巧的青銅器在燈光照射下,閃出青綠色的光,
上新文物隨處可見。婦好墓出土大量的銅觚、銅爵以及首飾、用品等集體亮相,王者之氣撲面而來;
玉熊、玉螳螂、玉蟬、玉龍、玉魚等可愛的動物形文物,為神秘的商代增添了活力……
展陳更宏大——
多種布展手段,增強游客沉浸式體驗
殷墟博物館新館對標一流博物館進行建設,除了建筑靈動、文物重磅之外,博物館的展陳手段也進
行了精心設計,觀眾觀展體驗全面升級。
構建大場域空間,凸顯王朝恢宏氣象。展陳空間設計以莊重、大氣為基本遵循,注重在大的空間語
境下闡釋歷史實事,立足文明探源尋找文明的多元包容、兼收并蓄,立足文明定義闡述豐富全面的商文
化系統,構建陳列場+藝術場+元域場+精神場等大場域展陳空間,多維度展示商王朝恢宏氣象。
注重多元化展示,全面展現商文明內涵。以莊重、大氣為基本遵循,館內廣泛運用人工智能、多媒
體等數字技術,賦予文物、文獻、甲骨記載等新的時代表達方式,提升全景式展現商文明的廣度、深度、精度,構建文物、歷史與數字虛擬空間交互場所。
比如,將鄭州商城的杜嶺方鼎、山東蘇埠屯的亞醜青銅鉞、湖南寧鄉的四羊方尊、殷墟婦好墓的跪
坐玉人等20多件商代珍貴文物,通過裸眼3D技術在同一空間完美呈現,讓人們多維度、立體化、沉浸式
感受商文明和甲骨文魅力;再比如,沉浸式數字特展《又見天邑商》,借助科技手段,以武丁講述的形
式,直觀展現大邑商的強盛與輝煌。
行走于殷墟博物館新館,處處可見蟠龍升騰、神鳥飛起、雙目炯炯的饕餮等紋飾,商代人高超的工
藝和設計讓人驚嘆。“新館通過展示燦若星辰的珍貴文物、甲骨文獻和考古成果,深度闡釋商文明蘊含
的中華文明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平性,讓世人更直觀地感受以商文明為代表的早期中
國出彩時代。”趙清榮表示。
老家旅游
視頻河南
今日河南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