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由中國文物報社、中國考古學會主辦的202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在北京揭曉,南陽黃山遺址成功入選。至此,我省入選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的項目達50項,繼續領跑全國。
黃山遺址位于南陽市東北部臥龍區蒲山鎮黃山村南,面積達30萬平方米。2018年5月至今,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與南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合作,連續多年對遺址進行主動性考古發掘,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考古發現,證實黃山遺址是一處以獨山玉和石料為資源支撐、其他地方玉材為輔助的新石器時代涉及玉石器制作性質的中心性聚落,填補了中原和長江中游新石器時代玉石器手工業體系空白。
遺址可視性極佳,發現的仰韶文化“前坊后居”的坊居式建筑群是國內保存最好的史前建筑之一,完好保留了建筑技術和日常生活的細節,堪稱“龐貝式”遺存。同時,遺址揭露的屈家嶺文化高等級墓葬群,等級分化明顯,人骨保存之好全國罕見,這些重要發現表明距今5000年前后,以江漢地區為中心的屈家嶺文化人群強勢北上,占據南陽盆地,反映了當時南北文化交流融合發展的社會復雜化和文明進程,是探討南陽盆地、江漢平原文明起源和文化發展的關鍵遺址,為研究華夏文明起源提供了新的實物資料。
此外,考古人員最新發現史前“碼頭”性質的遺跡為中原地區首次發現,其與自然河、人工河道、環壕一起構成了水路交通系統,體現出古人對水資源的重視和利用能力。
一同入選202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的有:四川稻城皮洛遺址、湖南澧縣雞叫城遺址、山東滕州崗上遺址、四川廣漢三星堆遺址祭祀區、湖北云夢鄭家湖墓地、陜西西安江村大墓、甘肅武威唐代吐谷渾王族墓葬群、新疆尉犁克亞克庫都克烽燧遺址、安徽鳳陽明中都遺址。這些重大發現生動詮釋了我國早期人類起源、史前文化與中華文明發展、統一多民族國家歷史進程,展現了絢麗多彩、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風采。
老家旅游
視頻河南
今日河南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