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河南制造出口的家具,在信陽港·淮濱中心港登船通過海河聯運的方式抵達了歐洲。與此同時,大量的進口鐵礦石也從連云港坐船抵達了沈丘眾恒港碼頭。隨著信陽航運的復蘇,與自古內河航運要埠的周口中心港一起組成了河南港口“雙雄”,河南曾經的出海“夢”現在均已實現。《河南省“十四五”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和樞紐經濟發展規劃》中也多次提及發展內河水運,利用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樞紐經濟。
面對全新的發展契機,豫東、豫南的兩座港口能否成為區域樞紐經濟的核心?河南的內河航運又能否再續千百年前中原漕運的輝煌?據了解,在此次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沈丘縣馮營鄉李寨村黨支部書記李士強,再次提出關于河南航運發展促進區域樞紐經濟的建議。
崛起的港口“雙雄”輻射效應顯著
“河南雖地處中原,但從來不缺乏通江達海的通道。”如果不是記者親身登船進行采訪,作為一名來自西北的“旱鴨子”,很難想象中原漕運在千百年前的輝煌。
豫南的信陽港·淮濱中心港就建設在淮河主航道旁。而豫東的周口中心港就在淮河最大的支流沙潁河旁。
3月3日,由八艘駁船組成的拖船隊裝載10700噸進口鐵礦石停靠在信陽港·淮濱中心港的碼頭旁,拖船隊是由連云港出發,目的地是信陽市明港鎮的一座鋼廠。
“這是港口建成以來,首次通過‘海、河、公’聯運的方式進行貨物運輸。”信陽淮濱港務中心副主任丁偉說,這是一個標志性事件,證明港口在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中的交通樞紐作用開始顯現。港口的輻射半徑超過了150公里,對周邊縣域經濟的發展有很大促進作用。
去年,在豫東的周口港曾發出9個40英尺大箱的貨物,這批貨物是來自河南、河北、山東、湖北、江西5個省份生產的礦山機械,通過公路運送到周口統一在這里登船至上海港,目的地是非洲加納。
加快基礎設施建設發揮多式聯運的優勢
周口中心港運營單位河南水投興洲港務有限公司總工程師秦紅巖介紹,要提升周口中心港“公鐵水”多式聯運的運輸能力,就得加快港口配套基礎設施建設。首先,要加快臨港倉儲物流園區主干道路建設,提升周口中心港和物流園的交通運輸能力和通貨速度,其次,加快推進周口中心港集疏運鐵路專用線項目建設,鐵路專用線是港區公、鐵、水多式聯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周口中心港發展的重要保障。
沈丘眾恒港董事長王文濤表示,江浙發達地區都已經建設了不少專供船舶停靠的服務區,船只停靠后可以從服務區內接水電生活便利。
“對于基礎設施建設,要想發揮港口最大的樞紐效應,出臺省級的多式聯運優惠政策迫在眉睫。”丁偉說,政策的加持會迅速提升港口貨物集散能力,加速形成高速、公路、鐵路、水路多式聯運體系,屆時可以用多式聯運的運輸體系來帶動周邊的經濟發展,促進港口周邊區域的樞紐經濟發展。
秦紅巖說,周口市在2019年就出臺了《周口中心港(2020-2022年)集裝箱發展若干政策實施細則(試行)》,針對企業、集卡運輸都有一定的優惠政策,對港口運營帶來了一定的促進作用。如果河南能夠出臺省級的“公改水、鐵改水”的補貼政策,利用3年到5年時間來改變進出河南大宗貨物的運輸方式,吸引公路、鐵路運輸聚集到港口周邊,相信港口對于周邊經濟的輻射作用會進一步加強。
全國人大代表李士強:
出臺省級多式聯運優惠政策會放大港口輻射范圍對發展樞紐經濟有利
對于河南航運的發展,全國人大代表李士強已分別于2016年、2018年、2021年向有關機構提交了相關的建議。
李士強告訴記者,隨著周口港、信陽港·淮濱中心港區的正式運營,港口對于經濟發展的輻射作用已經嶄露頭角,出臺省級的多式聯運優惠政策會使港口輻射范圍直接放大。
“運量大、運價低、節能減排,航運有著公路、鐵路無法比擬的優勢。并且對周邊經濟發展的帶動作用也很明顯,京杭運河兩岸就是明顯的例子。”如今,進口的鐵礦石、出口的戶外家具均通過港口運輸,李士強對未來樞紐經濟中港口的作用信心滿滿。
李士強說,目前航運在豫南、豫東南一帶城市已有了相當的基礎,開始逐步影響周邊縣域經濟的發展,但是擺在我們面前的問題還有很多。比如,航標、船舶服務區等基礎設施的跟進,河南、安徽交接地帶航道、航標的建設、船閘的改擴建都應該提上日程。
對此,李士強也提出針對性的建議:河南省與交通運輸部、水利部、安徽省進行溝通,規劃實施沙潁河航道基礎設施建設、船閘改擴建以及淮河霍邱段基礎設施方案,多渠道籌集資金解決問題,提升其通航能力。
老家旅游
視頻河南
今日河南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