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報記者 劉嬋
“在大風大浪中鍛煉、大風大浪中賽馬、大風大浪中選拔。”去年10月,在“墩苗育苗”計劃交流任職干部專題培訓開班式上,省委書記樓陽生的這句殷切寄語,讓年輕干部們深受觸動、銘記于心。
3個月后的今天,“苗苗”們遇到了任職以來最大的一場“大風大浪”——新一輪新冠肺炎疫情襲擊中原大地。在疫情最嚴峻的時刻,在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年輕的身影在拼搏、在行動。
墩苗是煉鋼不是鍍金,面對突如其來的考驗,他們交出了一份怎樣的答卷?
墩好心態——
“總要有人為萬家燈火負重前行”
1月2日,禹州市發現兩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短短1個小時內,禹州市委副書記、神垕鎮黨委書記田秀杰召集鎮機關全體干部提前回到工作崗位,并當著大家的面立下“軍令狀”——以最細措施、最實作風、最高效率守護全鎮群眾健康。
神垕古鎮4A級景區和古玩城位于鎮區核心,外來人員多。面對難題,田秀杰帶領班子成員沖鋒在前,充分利用鎮、村、組三級網格進行屬地管理,不漏一戶不漏一人進行地毯式排查。
在全員區域管控第3天,轄區內一位老人心臟病發作,救護車短期內無法到達。田秀杰心急如焚,在請示許昌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后,迅速安排鎮派出所出動警車開道,半小時內將病人送到醫院。
“作為主政一方的干部,要把疫情防控第一責任扛穩在肩,當好干部群眾的‘主心骨’。”田秀杰說。在指揮調度的間隙,他走遍全鎮60個檢測點和141個卡口。經此一役,他更加深刻領會到,“墩苗育苗”干部只有在服務群眾最前沿經受歷練、接受檢驗,才能真正長才干練本領。
與收獲相伴的,還有親人的思念與牽掛。“爸爸,元旦我們幼兒園有節目表演,你能來看我嗎?”去年12月底的一天,滑縣發改委黨組書記、主任劉凱收到女兒的微信留言。但全省“三個一批”集中簽約活動要在2022年元旦假期后第一天舉辦,發改部門肩負重任,他只好許諾女兒“爸爸下周末一定回”。
今年元旦后第一個周末,“滑縣在核酸檢測中出現一例無癥狀感染者”的消息,讓他不得不再次對女兒食言,毅然留下投入戰“疫”。
隨著疫情暴發,鶴壁市對滑縣來車采取勸返政策,京能滑州熱電廠的運煤車在鶴壁市界被攔住了。作為省統調電廠,京能電廠肩負著北京冬奧會電力供應保障、全縣供電、城區供暖的三重責任,絕不能出問題。“別著急,我來辦!”劉凱第一時間趕赴卡點現場了解情況,順利解決車輛受阻問題。
劉凱的妻子是省兒童醫院的一名醫務工作者,作為共產黨員,他們都堅守在戰“疫”一線。
“總要有人為萬家燈火負重前行,只有守護好大家,才有小家的幸福!”劉凱說,來滑縣“墩苗”這幾個月,妻子一直鼎力支持。他們用愛與理解經營著“小家”,用使命與責任守護著“大家”。
墩實經驗——
“不逐個查看一下,我睡不著覺”
“省里要來一名‘墩苗’干部任我們街道一把手了”“聽說是研究生,年紀不大還是女同志”……起初,鄭州市二七區銘功路街道干部職工對新任黨工委書記常淼有些擔憂。
然而,經過這幾個月的共事,尤其是最近的疫情防控期間,看著她為街道所付出的努力,大家完全打消了顧慮。
前不久,她積極推動應急廣播系統城市試點建設工作在街道開展,該系統在這次疫情防控中也派上用場,能即時播報、調動集合各方資源。最近,“銘辦2小時”——銘功路街道辦事處工作的高效率傳開了,這源于常淼高效處理的兩件事。
1月9日零點左右,轄區突發緊急事件,常淼第一時間奔赴現場指揮工作,在凌晨2點重點區域已管控到位,重點人員流調工作有序開展;當日中午12點,她再次接到緊急電話,當即前往重點區域核實密接人員情況,下午2點已完成集中轉運。
二七區部分街道被劃為封控區后,街道派出43名同志支援兄弟單位。常淼惦記著同事們的冷暖,緊急安排采購棉大衣、熱水壺、暖寶貼等物品,并將物資送到現場。
“既有速度和效率,又細致和體貼,省里給我們派來的‘墩苗’書記真不錯!”一位街道工作人員由衷贊嘆。
時間不會辜負每一滴汗水,基層歷練是人生的寶貴財富。身為“墩苗育苗”干部,永城市委常委、雙橋鎮黨委書記馬猛離開年幼的兩個孩子,從鄭州到永城市工作。上任以來,他吃住在單位,每天走村入戶做調查研究,跑遍了全鎮25個行政村。
元旦假期,馬猛原計劃回鄭州探親,但全省多地多例本土病例的出現讓他停下歸鄉的腳步。“有人說,要使一個人顯示他的本質,最有效的辦法是讓他承擔一種責任。”馬猛在一篇工作日志中寫道。
他主動參與鎮區卡點的值守,與大家一起堅守在一線。“我每天晚上不逐個查看卡點人員值守情況就睡不著覺。”馬猛在疫情防控日調度會上說。
筑牢防疫屏障,細節決定成敗。馬猛要求全鎮黨員干部下足“繡花功夫”,盯緊主干道路口和重要卡口,強化入村查驗和防疫措施,決不漏掉一車一人,為人民群眾健康把好關口。
疫情風險仍然存在,又逢春節這一人員流動性較大的時間節點,怎么辦?馬猛提前謀劃,安排利用網絡平臺,對雙橋籍在外人員登記報備返鄉信息,提高工作效率,確保能夠“落地查人”。
墩強本領——
“再快一點,和時間賽跑”
“各單位轉運環節能不能快些、再快一些,每30分鐘、20分鐘轉運一次……”聽著對講機里指揮長心急如焚的調度,鄭州管城區委常委、隴海馬路街道黨工委書記李曉雷急在心頭。
和時間賽跑!他深入一線搞調研、動腦筋,帶領大家在提高轉運效率上創新,探索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三個一路小跑”工作法,即樓院之間“一路小跑”、樓院和辦事處之間“一路小跑”、辦事處和檢測機構之間“一路小跑”,確保樣本采集、送檢和接收安全一致。
“從省直機關來街道工作時間不長,又趕上疫情防控,工作的復雜程度、緊張程度超乎我的想象。”李曉雷說,從安排監督密切接觸人員居家醫學觀察,做好思想工作和心理疏導,到做好居民日常生活保障服務,解決各種具體細微的生活難題,他的應急處突能力、群眾工作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
對年輕干部而言,矛盾問題是壓力,也是動力,更是鍛煉才干、大有作為的機遇。
1月14日晚,按照鶴壁市“敲門行動”工作安排,淇濱區政府副區長、泰山路街道黨工委書記梁維佼率隊到小區排查重點人員。當排查到一戶重點地區返鶴人員的家中時,她果斷轉身對大家說:“你們往后退,注意保持安全距離,把測溫槍和登記本兒給我。”
在她身先士卒的感召下,干部職工團結一致、克難攻堅,圓滿完成了轄區街道26918戶、75215人的“敲門”任務。梁維佼脫下手套才發現,幾根手指的關節已經紅腫。
在核酸采樣現場,為了讓醫護人員、志愿者能吃上一口熱乎飯,梁維佼將機關食灶搬到現場,支起大鍋熬制羊肉湯,為工作人員暖心護胃。
她還堅持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發展,牽頭制定新年重點企業和項目建設服務臺賬,實施“一對一”精準幫扶,千方百計疏通項目建設和企業發展的堵點難點。
采訪“墩苗育苗”干部時,經常聽到他們說:“年輕,渾身有的是勁兒”“年輕就得有點不怕困難的銳氣”……正是這樣的勁頭,讓他們不斷加強學習、積累經驗、增長才干,迅速成長成才。
把年輕的優勢、年輕的干勁發揮出來,珍惜“墩苗”大好機遇,在擔重任、打硬仗中磨煉毅力、增強耐力,這批干部定能在不久的將來堪當重任,在現代化河南建設新征程上大有作為!
老家旅游
視頻河南
今日河南
猜你喜歡